让孩子听话,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政治权利终身。
小猫鱼妹妹
2岁1个月23天 · 来自上海市
2016年8月
我现在经常听到很多妈妈抱怨说孩子淘气,和孩子讲道理就是不听,然后生气打孩子。打完了又心疼后悔。纠结孩子这样不听话怎么办?
       我想说,这分明是妈妈自己情绪管理的问题,和孩子听不听话是两件事。天下没有天生就不掏气的孩子,但是转制独裁的妈妈却比比皆是。为什么每次看到人家的孩子那么乖,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为什么每次看到别人的妈妈带着孩子笑开花,你却总是笑不出来?
       这是因为妈妈心里住着两个隐藏角色,一个自私鬼和一个嫉妒鬼。只有当主角在触发某个特定条件的时候,隐藏角色的被动技能就会开启,并且暂时取代主角的身份。
        召唤需要触发一定的条件:看到别人的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
        一旦召唤成功,两个鬼就会立即把妈妈的面目变的狰狞,行动变的疯狂,最可怕的是原本那个温柔的妈妈被两个鬼吓得躲起来了,只能受二鬼的控制。于是很小一件事情变成了暴力事件。
       “自私鬼”的自带属性和技能:妈妈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配,私有财产的所有权是当事者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也属于当事者所有。如果妈妈心里住着自私鬼,那么孩子就要无条件让妈妈支配自己的自由。如果想反抗。轻则挨骂重责挨打。打到孩子同意放弃自己的主动为止。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3 )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孩子看到我们烧饭的时候从米箱里取米,她看到了很好奇,肯定小脑筋里肯定在想,为什么妈妈拿米的时候是有米的,但她开抽屉看却是空的,就这样我留意到她在米箱边上转悠,好几天都没找到米从哪里出来的机关。那天我又要烧饭,她赶紧跑到厨房里偷偷躲在我背后看我怎么弄的。我知道她是想看我怎么操作的,我就假装故意转过身能让她看得清楚(我了解我女儿的性格,有人盯着她问反而注意力不集中,会学不好。所以故意装出不关注她的样子。看完后她又悄悄的回到房间自己玩,事后我没问她想看什么。我知道她肯定已经学会了,就剩下亲自试玩了,还是保持原来一样和她玩别的游戏,并且继续留意观察她研究的进展。    第二天她也是乘我在忙的时候她去按了前一天看到我按的按钮,米出来了。听到她发出一阵格格格的笑声,表情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开心。又按了几下,又出来好几拨。看到她蹲在地上用两个手掌捧起白花花的大米,在指缝中落下的幸福感觉。感觉那画面很熟悉,是我小的时候。瞬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脑海中浮现出我小时候在熟悉的老房子里也是同样蹲着玩米的场景,想起当年捧在手心里的米在指尖滑落的凉凉滑滑的感觉,那时候我眼中看到的滑落大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散落在地上,是那么的洁白无暇。时过境迁,眼前的角色换成了我的女儿,一样是小小的身影,一样有着纯真的笑容,我看着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童年一样,两个身份在两个时代同时出现在我记忆和眼前,是一种幸福又温馨感觉。那时候的我,是用心感受米在手掌和指尖上触碰的质感,用心太投入,根本没有顾忌到米洒在地上会脏的。不知不觉,能在玩的过程中用触觉来强化学习和了解米和其它物品的过程。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看她玩的很投入很开心,她正在用心学习知识,我为她感到高兴,尽量不去打断她。她回头看到我看着她,她也很高兴的和我打招呼。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学知识的过程是:先学会基础技能,然后用已学的基础技能去拓展学习新的未知技能,在学新技能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训练复习把旧的技能练得更熟练。    举例说明,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吃喝拉撒是基础能力,满10天后,视觉能看清周围的东西,听觉开始辨别声音,满2个月看到人过来会笑,就学会了辨别人的表情神态语气语调。2个月抬头,是竖腰的基础,竖腰是坐的基础,坐是站的基础,站是走的基础,走是跑的基础。    精细动作的能力也是按照前一步为后一步打基础的顺序来的,首先是上臂舒展扩胸运动,再是上臂带动小臂,再是小臂带动手掌,再到几个手指,再到两个手指的动作的顺序。手指的精细动作训练的步骤是,先一把抓住物体,然后再用两只手交换抓,再后面抓小一点的物品,再后面一只手抓多个物品,再后面抓细小的物品,再后面能把细小的物品放进小洞里,在后面拿笔涂鸦,一开始涂鸦是从不规则到规则,从简单的大图发展到细节描绘的小图,涂色的技法是练习孩子用笔的时候颜色不涂到线框外面,随着绘画能力提高,线条也勾勒的很流畅稳定,涂鸦的同时就是在练习握笔姿势,专注能力,锻炼手臂小臂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协调发展,色彩搭配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同时得到提高。    孩子每一次学会一个新技能的时候,还并不是很熟练的,有时候还是会做不好或忘记中间的步骤,所有新知识都是需要复习锻炼一段时间才能记忆深刻,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编排,都是第一天教的新课,后面还要复习一到两天加深记忆。第三天才教后面的新课。    父母也不能只求见效快而不求学习效率。学的快忘记的也快。这是孩子的大脑神经结构决定的学习速度。速成班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短期内非常有效果,一旦不复习忘记的速度比学的速度还快。最后学的一点都用不上,还浪费了时间和学费,甚至连兴趣都就此扼杀了,以后再想学都难。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不要以为孩子只是个孩子,不要以为他没有经济来源什么都靠父母供养就没法对这个家有贡献,不要以为孩子没有经济地位在家就没有政治地位,不要以为孩子未满18岁就不可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遇到家里有事情或重大决定,要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参与,也要让孩子发表他的建议的机会。下决定的时候父母要同时考虑所有家庭成员提出的想法,也包括考虑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想法一定不能忽略不计,充分考虑,但采纳还是不予采纳,都要考虑到,就算不采纳也要告诉他不采纳的原因,并且告诉他最终选择更好的决定有哪些理由,并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决定是综合考虑的,而并非是某一个人说了算。    让孩子参与家庭会议,当孩子看到父母愿意认真倾听,并且认真的考虑他提的建议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在心里感受到,父母已经把他当成大孩子一样了。他会想到,他能和父母同等享受发言权和反驳权,说明父母很信任他,会产生很大的自信,因为他认为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个小孩子了。这是一件让孩子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父母都不用讲太多道理,孩子的心的距离就能和父母靠得很近。会处处考虑父母的感受。因为父母早已经做出了榜样,只有大人才会为别人考虑,他已经是大孩子了,已经得到父母的认可了,就说明是真的。从此他也会像一个大孩子一样自觉的。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当他们到了幼儿园,发现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想占为已有的习惯的私心再一次激活了。而且幼儿园里的东西比家里多的多,脑海中浮现出“都是我的,都是我一个人的,没有人跟我抢的”熟悉的声音在记忆里又出现了。看到的就都是我的,先下手为强。    可是当他们发现,幼儿园和家里不一样的时候,必须要分享,变得很情绪化。很不习惯原本应该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分了去的感觉。于是冲突和暴力事件就发生了。妈妈迫于幼儿园的压力,在管教孩子不可以抢别人东西的时候,孩子未必肯听话。因为孩子已经自私习惯了。    当一些妈妈正在担心自己孩子被小朋友打了要不要打回去的同时。另一些打人的孩子的妈妈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的孩子不会受伤。可是这样时间长了也未必是好事。    这个社会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要想合作默契,就得先拉近彼此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关系靠的是相处之道,要建立长久且良好的关系,靠的是感情。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初期的领航者。要学会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生活上多给孩子照顾,物质上要讲究一些品质,但不是追求越贵越好。在人格和尊严上一定要像对待同辈人一样平等的对待孩子。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所以叛逆的孩子其实只是要妈妈让他们去玩,让妈妈相信他们是可以保护自己安全的。而阻止孩子的妈妈其实只是怕孩子有危险,所以不惜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也要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原本都是按照他们自己正常的轨道生长发育。可是中途被妈妈拦截,扼杀孩子天生就有的“探索”和“好奇心”这两个原动力的人不是孩子自己,而恰恰就是孩子的父母。    有些父母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看书,但是他们忘记了曾经在孩子一岁时候咬书撕书撕的很开心的时候,你们怕误吞纸片有危险,也怕孩子损坏书本搞破坏为名,不让他碰书,父母自私的想保护孩子没有危险,也是父母自私想省钱。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从撕书的乐趣中爱上看书的机会。父母一手造成的后果,父母就该承担养不教父母之过的责任。不应该把错都怪在孩子身上。    还有些父母抱怨孩子懂得和别人分享,说孩子很自私。可是父母忘记了,曾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和孩子说,慢点吃,这些都是你的,都是你一个人的,不会有人跟你抢。是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独享的乐趣,时间长了,独享也成为了孩子的习惯。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发现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很开心。但是原来在家里养成的独享的习惯也被一起带进了幼儿园,自私,抢夺,被人打或打人,都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里只有独享,并没有分享的概念。而造成孩子自私的人,也并不是孩子自己,正是孩子的父母。      还有些父母抱怨孩子经常一言不合就打人。老师也找了家长好多次。回来怎么教育孩子都还是老样子。父母都气疯了。可是父母曾经是否也因为孩子做错了事,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呢?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也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犯错了就要打。因为父母一边打一边会告诉孩子,只有打他才肯乖乖听话。这样做就是在教育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一定要打,打了就听话了。孩子还没有对和错的概念之前,完全都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和思维。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我想说,这时候妈妈不要着急,当前最需要的是坚持,和耐心等待。就像人生病,一开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病灶,一开始病灶都很小,抵抗力好的人可以扛得住一点事都没有。一旦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超出抵抗力的防线以后,就会发病。      好习惯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坏习惯是积累一段时间才能养成。如果以前是因为教育方式不对,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妈妈改变需要勇气,孩子的改变也同样需要妈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更多的是需要妈妈们等待孩子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切忌不能心急。孩子就是来让妈妈从小女孩蜕变成能散发女人成熟魅力的小天使。妈妈也是让孩子从小恶魔蜕变成善良迷人小天使的大天使。当双方都修炼成功之时,就是出道之日。      孩子和妈妈一起成长,孩子的成长目标是长大成人,而妈妈的成长目标是完整自己的人生蜕变,妈妈和孩子各自都会遇到很多难题和突发状况,需要逐个击破。有很多难题一个人是没法完成的。必须要配合。这样一来,磨练的是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包容,耐心,坚持。磨练遇到挫折时候要怎样不计前嫌,不抱怨,始终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在成长过程中经常离不开各种诱惑,物质的诱惑,利益的诱惑,权利的诱惑,和受到蒙骗的昧惑。等等无一不在考验我们的意志力和决心。孩子还没有分辨是非能力之前,很容易受到诱惑。妈妈们不能只是一味的阻止孩子了解他们想了解的事,因为那样做孩子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要阻止的原因。妈妈嘴上说有危险的不能做,可是孩子没有亲眼见到过危险,脑海里对危险仅仅只是一个抽象的很模糊的概念。只有当这件事亲身经历过才有具象概念。而身为过来人的妈妈知道具象概念,但被妈妈阻止行动的孩子对危险还只是抽象概念。但是孩子想探索的执着热情却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欲望,也是他们当前最具象的概念。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这时候妈妈们往往都会沉浸在想着孩子终于听话以后的喜悦心情中,脸上像一朵花儿一样的开心的绽放,紧接着就开始夸孩子懂事,要孩子记得妈妈对他的付出,将来长大了要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等等等等。但是很少会有妈妈会反思,孩子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肯听话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诱惑或因为反抗多次无效的恐惧心理,也没有估算过这样的妥协能坚持多久,后期反弹的概率到底会有多大?      只可怜孩子还太小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是非。全权由妈妈代言的孩子,像是一个被操控的木偶,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妈妈的视线范围之内,不能出圈。这些孩子的身体还暂时是一个有血有灵魂的人,但是他们的心在妈妈的努力下开始慢慢的往“小木偶”的方向发展了。有些“小木偶”是被妈妈给骗了,有些是被妈妈吓唬的,有些是因为抵不住物质诱惑,还有些是为了得到妈妈更多的表扬和奖励的。主动签署放弃自主权的协议,功劳和贡献都是妈妈的,孩子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欠妈妈的恩情,还要背负着知恩图报的责任。      如果孩子达到了妈妈的预期目标,妈妈会很欣慰的相信自己教子有方。但并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大部分妈妈都是新手上路,很用心,但也会走很多弯路,就是在不停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好事总是多磨,妈妈们要经过很多思想斗争,得要有重新推翻自己原有观念的勇气,试图用全新的自己从来都不熟悉的新方法,改变教育的方式,能做出这样大的改变的人也只有“妈妈”这个身份才愿意的。但是有人会发现,效果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的。有时候孩子还是不听话      妈妈们这时候会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已经做出改变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肯听话呢?心里又一次受到打击。
妈妈网_cfs1b9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宝妈说的特别好,我特别赞成,父母总是把自己得主观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同意便会打骂。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因为妈妈们心里总有这样个观念,而且好像还蛮严重的:      孩子是我的心头肉,不可以让他受伤,不可以让他饿着,不能让他冻着。不可以玩水会滑倒,不可以爬高会摔跤,不可以奔跑会绊倒,不可以看电视会伤眼睛。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而且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不可以......”这样的语法成为妈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      只可以做一切妈妈允许孩子做的指定的事情,玩一切妈妈允许的指定游戏;去一切妈妈允许的指定场合;交一切妈妈允许的指定类型的朋友;看一切妈妈允许看的指定书籍;学一切妈妈指定的学习内容。最后,妈妈还很语重心长的和孩子说,妈妈这都是为你好。      再来看看孩子这边呢,如果孩子不服从,妈妈就说孩子不理解父母,如果孩子继续反抗,升级到又哭又闹,妈妈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名,决不妥协,然后会在孩子的哭声和挨打挨骂让妈妈心疼的结果发生以后,会有60%的妈妈选择放弃坚持,最后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又是委屈又是牺牲者的样子。20%的妈妈又会在事后感觉自己的教育很失败。懊恼不已。      如果孩子服从了,其中有一大部分不是自愿的,不是自愿的服从普遍的原因:有被逼无奈的,有迫于家庭其他家长的统一一致的压力,也有禁不住被物质收买的诱惑的,也有为了在周围人那里有面子故意装乖的,还有少数已经开始出现习惯性自卑倾向,自暴自弃主动服从的。
小猫鱼妹妹
2016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哎呀,抱歉。昨晚文章写到一半,不小心睡着了。现在继续下文。。。。。
下载妈妈网孕育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