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妈妈:维生素D补充最全解答
妈妈网_5w1vhe
3岁以上 · 来自东城区
2017年4月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依然感到困惑,究竟要不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何时开始需要补充,何时不再需要补充,如何补充……


维生素D与健康

维生素D是唯一一种不是主要来源于食物的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在骨骼的沉淀,调节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浓度,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此外可通过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细胞的调节与分化,在多个水平参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

其中以维生素D3(胆钙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两种形式最为常见,人体内的维生素 D 主要是以维生素 D3 的形式存在。



究竟需要多少维生素D







家长问,虾米妈咪答
—————————————————————
选择晒太阳还是选择补充维生素D制剂,晒太阳同时是否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通过晒太阳,虽然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加速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也可能会损伤皮肤和眼睛。一些研究显示,童年严重的晒伤是成年以后患黑色素瘤等皮肤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不满6月龄的婴儿不要在太阳下直晒,6 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成年),需要穿着适当衣物,使用防晒产品,并避开早上10 点〜下午4 点(参考所在地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外出。

而且,通过晒太阳,虽然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加速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是这个合成效率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皮肤暴露面积、紫外线照射强度、紫外线照射时长,其中纬度、气候、季节、云层、空气污染、肤色人种、防晒措施等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很难确定晒太阳多少时长才能获得足够维生素D。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加上城市维度条件、高楼遮挡等因素,通过晒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的维生素 D通常不足以满足需求,此外,可以提供维生素 D 的食物非常少,所以,就算宝宝有晒太阳,也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

综上,晒太阳对于婴幼儿来说并不是获得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补充维生素D制剂是获得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当然,虽然不推荐通过晒太阳来获得维生素 D,但还是鼓励在天气晴好时候,提前做好防晒措施,带着孩子多到户外适当活动锻炼。


母乳喂养、混合喂养、配方奶粉喂养、添加辅食的孩子各需要补充多少维生素D?

6月龄以内全(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极少,约为 20IU/L,折算下来,婴儿每日通过母乳大约摄入20IU的维生素D,与推荐摄入量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 制剂的。

6月龄以内全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因为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 (维生素D3)含量大约是 40~100IU/100 kcal,而配方奶粉热量大概为 60~70kcal/100ml,折算下来,婴儿每日大约需要吃到1000ml配方奶粉才能获得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如果婴儿每日配方奶粉摄入达不到1000ml,还是需要酌情补充维生素D 制剂的。

6月龄以内母乳+配方奶粉混合喂养的孩子,理论上,可以记下孩子每天吃多少克配方奶粉,根据每100克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折算每天孩子摄入维生素D的含量,根据实际摄入情况酌减维生素D制剂,但是这样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6月龄以上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因为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极少,依靠日常饮食几乎无法获得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理论上,母乳+辅食,可以参考全(纯)母乳喂养那条意见,配方奶粉+辅食,可以参考混合喂养那条意见,所以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 制剂的。

综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不同,我们无法精确测算晒太阳多少时长能使婴儿达到足够血清25-(OH)D3水平,由于母乳和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极少,不同品牌配方奶粉维生素D含量不同,大部分孩子无法摄入1000ml以上配方奶粉,而维生素D的安全范围较大,有一个可以参考的经验就是:无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幼儿,无论是否添加辅食,1周岁以内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制剂,1周岁以上每天补充600IU维生素D制剂。


什么时候开始需要补充维生素D,什么时候可以不再补充维生素D?

理论上,维生素D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开始就要补充了,也就是从胎儿开始一直补充终身。

简单说,1周岁以内建议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1周岁到70周岁建议每天补充600IU维生素D,70岁以上建议每天补充800IU维生素D。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妇女无论任何季节都建议每天补充不少于400 IU维生素D。

实际上,从孕妇胎儿开始补充,然后根据各地日照情况和个人户外活动情况,与你的医生商议决定什么时候不再额外补充。


补充维生素D是否同时需要补维生素A,给宝宝买了维生素A+D的制剂,是否可以吃?

正常足月儿,如果母亲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母亲孕前孕期营养状况良好,宝宝前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可以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宝宝满6月龄之后,也完全可以通过辅食,例如南瓜、红薯、胡萝卜等,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当然,如果是早产儿或者有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等情况的婴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此外,偏远山区等地,母亲孕前孕期营养情况未知,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市售维生素AD制剂,还是需要了解AD配比,以免发生一个过量一个不足。


补充维生素D是否同时需要补钙,给宝宝买了维生素D+钙的制剂,是否可以吃?

婴幼儿如果能在饮食上保证足够的钙来源(主要是奶制品),不主张额外补充钙,即使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阶段,若饮食上有足够的钙来源,一般在治疗时也不主张积极补钙。尤其不要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和钙的复合制剂,很容易导致体内钙过量而维生素D依然不足的情况。

过量的补钙会导致便秘,也可能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有肾结石的风险。当然,家长也不必恐慌,国际上将婴幼儿钙摄入总量超过推荐量的50%看作过量。



补充维生素D是否同时需要补DHA,给宝宝吃了“鱼油”/“鱼肝油”,是否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

很多家长对于“鱼油”和“鱼肝油”傻傻分不清,事实上“鱼油”的主要成分是DHA,“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D,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给宝宝补充的是“鱼油”,那么还是建议补充维生素D,如果你给宝宝补充的是“鱼肝油”,那么通常不再需要补充维生素D。

ω-3脂肪酸家族在体内合成DHA,母乳天然含有丰富的ω-3,配方奶粉中添加ω-3和DHA只是为了更加接近母乳。母乳喂养的婴儿实际上并不需要额外补充ω-3和DHA,至于孕期、哺乳期、辅食添加以后的孩子是否需要额外补充ω-3,我个人更加亲睐选择通过海藻、深海鱼类等食物摄取。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3 )
6341菜菜
2017年8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吃纯母乳孩子生下来多久可以补维生素D
妈妈网_yib7wk
2017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哺乳期宝宝吃了维生素D妈妈还要吃吗
妈妈网_6yc96q
2017年5月
举报 回复(1) 点赞(0)
什么牌子的维生素D好呢

我买的星鲨

2017年8月
妈妈网_i7p6w0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太及时了
妈妈网_talbn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7周岁还是70周岁  一生都需要补维生素d
妈妈网_itdcsh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喝奶粉的宝宝检测严重缺钙应该怎么办
妈妈网_szdgf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原来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都是要补充维生素D的
妈妈网_swjah3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圈地
香丫头妈妈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学习了
妈妈网_sajadf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维生素D真的很重要
妈妈网_sajadf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学习啦
妈妈网_5w1vhe
2017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如何判断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的一些常见原因有:维生素D摄入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早产、双胎、生长迅速、一些慢性疾病、食物和药物影响等。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中会引起佝偻病,6个月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0型腿、x形腿等体征。一般,每天按照建议补充足量维生素D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如果怀疑孩子维生素D缺乏,切记不可自行判断,因为维生素D缺乏光靠眼睛观察是无法诊断的,即使是医生,每位医生对临床表现的判断也都多少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来确诊疾病。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虽然对于临床诊断会有一定帮助,但确诊还需要血生化和骨X片,其中,血清25-(OH)D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维生素D还能通过食补吗虽然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普遍很低,很难依靠日常饮食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但是仍然建议尽量多摄入一些维生素D含量相对丰富的食物,例如海水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同时,注意,烹饪方法也会影响维生素D,比如,煎鱼可能破坏50%的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过量不可不防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不是越高越好,长期过量容易导致中毒。维生素D中毒和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症状极为相似,好在两者剂量相差很大,不必顾虑太多。有报道称每日口服维生素D1万~2万IU,连服20日可发生累积性中毒;还有报道称每日口服维生素D30万~60万IU,每周一次连续4~8周可发生超量中毒。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一旦过量服用,大量饮水无法帮助其通过尿液迅速排出。本文完结于2011年,修改于2016年微博、微信或微访谈,都只是给大家补充一些医院以外的养护知识,不能代替医院就诊,在此提醒家长,如果无法自行处理或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请及时就医!【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虾米妈咪】儿科医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著有《虾米妈咪育儿正典》。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保健硕士。先后学习工作于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媒体上最受家长信赖的儿科医生妈妈,新浪微博十大医疗影响力大V(新浪微博:@虾米妈咪),搜狐医疗行业最佳自媒体人(搜狐自媒体: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下载妈妈网孕育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