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来敢闯的能力从何而来?
妈妈网_q2uue
3岁以上 · 来自深圳市
2017年6月
前一阵子去讲座,结束的时候一位妈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我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大学毕业进了事业单位,每天工作比较轻松,却没有什么成就感,待遇不是很高可也不低,而且很稳定。我心里一直想出来自己做点事,却始终没有这个勇气,害怕不安稳带给家庭负担。老公也说要我知足了,别做白日梦,可我心里有时候空空的。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才发现自己是内心缺乏了一份力量和勇气。”有一个孩子大学刚毕业,前几天留言给我,老师,我本想来深圳发展,可是我爸爸妈妈坚决反对,说深圳压力大,房价高,去那折腾干嘛?我还是选择留在老家,可是我心里有些失落。

    这两位的心声估计也是很多人的心声。内心有着一份渴望和向往,但是却害怕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选择相对稳定的生活,可是心灵却无法释怀。其实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没有对和错,只是如果内心处在纠结和矛盾当中,那这样的生活就会严重影响了人生幸福的指数。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未来孩子心中有一个梦想,他的敢闯的能力从何而来?

    首先,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必定来源于对自我的肯定,只有坚定相信自己能行,才会遵循内心的声音,无怨无悔的行动。那么,孩子内在的那份自信和力量从何而来?必定是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对自己的判断。父母爱着孩子,而生活中,我们却在经常削弱着孩子内心的力量。我们会否定孩子的行为,“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当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却不曾想到孩子本是带着探索和好奇在经验着他的世界;我们会否定孩子的想法,青春期的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想当明星。”妈妈立马反应激烈:你以为明星是那么容易当的?你别看他们表面光鲜,还不知道背后付出多少。”也许你只是觉得这是孩子异想天开,却不曾想到这是孩子内在对一份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许只是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可。当我们经常否定着孩子的想法,慢慢地,他还怎么会去勇于表达自己?还有什么自己抉择的能力呢?


    我们还会否定孩子的感觉。“这一点点事情,就哭鼻子。哭能解决问题吗?”“ 不可以发脾气。”“你怎么这么胆小。”成人后的我们早已忘记“感受”是个什么鬼,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学习“想法”。因为有想法的人被我们认为是有创意、有主见、是或即将是一位成功者,虽然我们一直在阉割我们想法的教育下成长,但我们羡慕那些突破重围有自己想法的人,不管结果如何,有想法就是成功。我们羞耻于谈论自己的感受,因为当我们从小哭泣时,大人就怒吼着或者嘲笑着对我们喊停,我们只能住嘴,否则父母可能就不会继续爱我们。在我们长期习得的概念里,谈论感受就等于懦弱。就好比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的电视节目里,有人动情落泪时,旁边总有人会说:“不哭,要坚强!”我们这个民族,早已被剥夺了表达感受的权利。我们不仅渐渐不会哭泣,也离自己的其它感受越来越远。当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感受被否定,慢慢的就会质疑自己,怀疑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内心开始对自己有很多不接纳,又怎么可能充满着力量?更可怕的是妈妈读不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也学不会表达感受。长此以往,成人后的他们只会表达想法,比如“你真的很自私。”这样的评判,而不是“你做了这件事,我当时觉得很受伤。”这样的感受表达。试想想,不同的两句话,在亲密关系冲突发生时,对方听到后,一定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吧?


   孩子敢闯的能力需要勇于打破循规蹈矩,勇于活出生命的精彩和不同寻常。可是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到了什么时候就该干什么事情。是的,当孩子有了各种各样所谓好的习惯,父母会很轻松,孩子会按部就班地成长着。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也框住了孩子,我们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一个有着思想的高级动物,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是去经验去感受生活而不会给自己设限。你没想到生命有着种种可能性和各种活法,可能会更精彩。有一次儿子在游乐场玩的非常疯狂,到了晚饭的时间也没回去,就买了一个面包解决,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瓜瓜爸爸非常不高兴。我和他分享,想想能够如此痛快的玩耍忘记时间忘记一切,这不是一种美好的生命状态吗?到了我们成年人,你想痛快地疯狂一把,也许还有种种的顾虑。所以趁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让他好好做孩子吧。


   是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觉醒。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 )
妈妈网_gc1d33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是吧!!现在很多人说为了孩子,可孩子真的过得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