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三种更好的表扬孩子的方法
妈妈网_xzgqdh
备孕中 · 来自广州市
2017年6月
有任何问题,请关注及@微博“暴暴Carrie”,和我们互动交流!
Carrie说
“他不想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一旦发现做不好,就马上放弃”,“他特别胆小”……有没有想过,坚持在失败后付出更多努力——而不是直接放弃——是一种能力,也是在心理学上研究很充分的一种品质。有这种心理品质的人,能坚持不懈,在长时间的延迟满足中保持自己的动机,最后反败为胜。而我们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能力,也许也要看我们到底会不会表扬孩子。
“你真聪明!”
“你真有创意!”
“你真是……【加上各种随手掂来的褒义词,但可能对孩子并无益处】”
那天为了把我一岁大的孩子送去音乐课掀起了一场疯狂的争斗战,我看着她耍起最后的花招---急急忙忙穿上运动鞋,黏上魔术贴带,全是自己一手来。我匆匆地把尿布、玩具、奶酪棒还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儿童车,她一直盯着我看,直到我蹦出类似“干得好,甜心”这样的话。她大大地笑开了,八颗牙齿一齐对着我闪闪。
当我开始穿自己的鞋子,她开始把自己的鞋剥下来。“宝贝,把鞋穿回去---我们要走了!”我说道。她熟练地又把鞋套上,再次抬头看着我。“好咧,我们走吧!”我求她。而她以“呃呃呃!”回答(翻译:“我想要的不是这个!)
我真是没力气争辩了,于是鼓起劲说:“干得好,我的自作聪明小姐!你真聪明。”为了达到良好效果,我还拍了拍手。她也拍了拍手回应。我想,太好了,现在能走了吧。结果她却一直重复这个循环:把鞋脱掉,等我表扬,接受表扬,再盯着我瞧。哦,老天,我是不是养了个表扬上瘾的小怪物?我勒个去。
究其缘故,我们的孩子表现好一点我们就表扬。而且老是不经考虑就表扬。表扬肯定没啥错,对吧?毕竟,只不过是语言版的一个背后轻拍鼓励罢了。但研究很明确:表扬会鼓励孩子……接受更多表扬。特别是表扬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你真聪明”),就会容易让人关注在看起来好,而不是真正学到什么。实际上,关注在看起来好会变得很严重,甚至让孩子在课堂上不愿意轻易做出尝试,例如举手回答问题。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7 )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试试看试着用“观察与评论”代替表扬。举例来说,就是说得简单点,不带评估性质的论述,比如“你完成了这幅画!”这类评论肯定了努力,并鼓励孩子对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如果你的孩子画了一张画,对你所观察到的内容给予反馈---但不是评论:“这些云真大!”或“孩子,你今天可真是用了许多蓝色!”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和所有人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感觉受到鼓励,以此激发动力。我想要肯定他们的成就,因为我真心地为他们感到自豪。我也知道改变这些习惯需要一些努力。我的计划?我确定我还是会继续对孩子说“干得好”,但是我会加上一些其它形式的表扬。下次我的女儿自己把鞋子穿起来的时候,我可能会说:“嘿,看来你是真的掌握怎么用魔术贴了---鞋子穿的完全正确。”我希望这么说也还是能收到那个我喜爱的露牙大笑。转自:Carrie萌译者:sadbeatle原作者:RENEEJAIN,MAPP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3.别总是表扬。(不是开玩笑吧?不是,没开玩笑。)研究: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显示表扬会大大降低积极性。MaryBuddRowe领导了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显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被老师表扬得特别多会在回答时用试探性的语气(“恩,答案是7?”)当老师表示不对,学生就马上缩回去用原来的答案。另一项让人大开眼界的研究是研究人员JoanGrusec所进行的,经常被表扬大方的8-9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比起其它孩子来表现得越来越小气了。孩子们每次听到“你帮助了别人,我真为你自豪”或“一起分享真棒!”,就变得对帮助他人或与他人分享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其实是,小孩会对表扬渐渐免疫;他们会需要越来越多的表扬才能满足。只要家长老师一去掉这根悬着的胡萝卜(诱惑),孩子就会对所做的事失去兴趣。一位儿童教育中的权威人士LilianKatz解释道:“一旦没有了他人的注意,许多孩子就不再会这么做了。”总之,孩子们做事(画画,爬过去,系鞋带等等)的重点变成仅仅是为了赢得这根胡萝卜,这句大人说的“干得好!”如果我们要减少表扬,取而代之我们应该怎么做?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试试看要真诚。我们作为父母老师会犯的最大错误之一是以为孩子还不足以体味到我们的表扬背后的动机。你可能觉得自己是在通过表扬鼓励表现不够好的孩子,但实际证明,孩子确实会把空洞的表扬当作是失败的标志。在孩子真正取得进步时再作真心实意的赞扬吧。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2.诚实以待:干的不怎么样的时候别说“干得好!”研究:该领域另一位前驱,心理学家Wulf-UweMeyer在一系列试验中发现只有7岁以下的孩子会接受表面工夫的表扬;大一些的孩子会像成年人一样质疑表扬的真实性。事实上,到12岁,孩子就会细查表扬的话里有多少真话又有多少掩盖的目的。毕竟,他们一般也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得好。Meyer的研究发现孩子们相信从老师那儿得到表扬并不意味着做得好,而是老师觉得他们缺乏能力需要额外鼓励。这些孩子发现了一个规律:落后的孩子老是被拼命表扬。更有趣的是,Meyer发现十几岁的孩子不相信表扬到了一定程度,觉得老师的批评才更体现做得好。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试试看给他们“表扬过程”,不要“表扬人”(例如,“你真有创意!”)A.表扬方法(例如“你真是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做这件事。”)B.具体化表扬(例如“看来你搞懂数学分数了。”)C.表扬努力(例如,“我看得出来你一直在练习。”)
妈妈网_xzgqdh
2017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简单来说,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恰恰让孩子做出了不聪明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表扬孩子,达到有效的激励机制呢?以下三个有研究依据的方法供参考:1.表扬过程,而不是表扬人研究:在一些独创研究中,研究员CarolDweck发现我们表扬孩子的方法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相应地会影响他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能不能坚持,学业上会不会成功。Dweck找出了两种特别的思维模式:固定式相对成长式。固定式思维的孩子相信一些品质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例如智力、性格和创造力。换句话说,无论他们如何学习或如何花多少工夫下去,他们还是该得什么得什么。因为固定式思维的孩子相信自己的潜力有所限制,他们会回避测试其能力的挑战。另一方面,成长式思维的孩子相信大脑是能够成长的,通过努力可以后天培养能力。成长式思维的孩子相信自己出生时是白纸---一个起点。如此,他们会通过挑战茁壮成长。Dweck和他的同事们在一项试验中展示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试验中,四岁的孩子被要求做拼图。他们可以选择拼已经完成过的简单拼图,或者试试另一个更有难度的。那些固定式思维的孩子选择再做一次简单拼图,肯定自己已有的能力。那些成长式思维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这种选择很奇怪---为什么有人会想再拼一次同样的拼图,而不学点新的东西?成长式思维的孩子选择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做更难的拼图。总之,成长式思维的孩子把成功和变得更聪明的行为而非展示他们已有多聪明的举动相关联。想要培养你的孩子为成长式思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