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的8大妙招,总有一款适合你
妈妈网_64wuk
1岁4个月10天 · 来自广州市
2019年3月
开始亲子阅读后
你是否遇到了许多问题?



今天我就把收藏的一份干货分享给大家----
亲子阅读常见的 8 大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孩不爱惜书怎么办?

·典型场景
孩子小时候有一阵总是爱撕书、咬书,为了不让他养成不爱惜书的坏习惯,于是有一段时间很少给他买书。

·我来支招
上述场景,并不是孩子不爱惜书的表现。孩子在某些阶段会咬书、撕书,与口欲期和手欲期有关。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选一些“咬不坏、撕不烂”的书,比如纸板书、布书和洗澡书等。小孩子都要经历“玩书”的阶段,来建立对书的基本认识,妈妈们不用过分紧张。

当然,如果长到三四岁了,还是不爱惜书,你就要适当地引导他对书的保护意识了。同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买了太多的书,让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值得爱惜的、很容易得到的东西。

这明显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家长出了问题。

“精”比“量”更重要,有时候适当地“饥渴供应”也是必须的,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02
讲故事时孩子总爱打断我怎么办?

·典型场景
孩子两岁半了,最近他总爱不停地提问题,还特别能自由发挥,发表自己对书的理解(可能很多都是瞎蒙的)。有时一个故事讲下来,他比我的话还要多,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来支招
恭喜你,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他已经进入了自主意识敏感期和语言爆发期。只是听妈妈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了。他希望对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他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表现。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能粗暴地打断或指正,而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表达欲。

有时孩子翻书翻得比大人讲得还快,一本书妈妈刚讲了一页,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翻到最后一页了,这也是他有好奇心并且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表现,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然,鼓励和保护不等于毫无原则地让孩子自由发挥。父母应该对孩子的问题先做判断。孩子提出的是有益的,还是毫不相关的?如果是前者,比如有关故事和人物背景的,就应该及时解答,这样孩子对故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是不靠谱的问题,父母可以反问他“你觉得呢”或者“我们看完故事再来讨论吧”,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多跟孩子展开一些讨论,让他充分自由地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如果孩子发挥的内容根本就是错误的,那就更应该及时指出了。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委婉地引导,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比直接告诉正确答案更为可取。
每天坚持陪孩子看书 50%
偶尔有时陪孩子看书 50%
12 人参与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8 )
妈妈网_ft995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我家孩子看到书就拿起来让你给她读,总是说“妈妈,给我读这个吧” 有时就容易失去了耐心
李小可888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感谢分享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8
家里有两个孩子,
亲子阅读时互相干扰怎么办?

典型场景
家里有两个男孩,哥哥五岁,弟弟两岁。男孩本来就调皮好动,亲子阅读时这种天性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真的不敢同时给两个孩子读书,那真的是一场“灾难”啊!

我来支招
二胎政策放开后,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纷纷地勇怀二胎,奋斗在成为俩宝妈妈的“不归路”上。俩宝的家庭确实会有更多的烦恼,但同时也会有更多欢乐。

同时给两个男孩讲故事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两个人都要求坐在你的怀里还不是最恐怖的,抢答、争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各自翻各自的,随时可能爆发各种政见不合带来的小规模冲突才真的让人招架不住。

一开始我也很头疼,后来我就想了两个办法,非常奏效。



第一招是让哥哥升级为我讲故事的“小助理”,哥哥觉得太简单的书,有些页面甚至整个故事都可以直接让他讲给弟弟听。孩子们交流起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当你看到两个孩子话都说不清楚,却能煞有介事地频频点头、击掌点赞、捧腹大笑的样子时就会明白这一点。混龄才是真实的世界,孩子能在跟自己不同年龄的伙伴相处时,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第二招就是创造“安静时间”和“回答时间”,同时明确两人参与的范畴。安静时间就要好好听,不能插嘴,也不要急着往后翻;回答时间,先提名字再提问,各自回答符合自己认知能力的问题。两个孩子都觉得这样很有意思,他们学会了一起分享阅读时间的游戏规则,玩游戏时也更容易分工合作了。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7
亲子阅读基本是我一个人的任务,
爸爸需要参与吗?

典型场景
我们家的亲子阅读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负责,爸爸很少参与,更不用说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了。说实话,我也总担心他们讲不好,我这样做合理吗?

我来支招
一个良好家庭阅读氛围,当然是要全体家庭成员都参与才最好。如果其他家庭成员不能为孩子进行阅读,最好也能自己时不时地翻翻书。

尤其要提醒妈妈注意的是,最好让爸爸也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最近有一项研究显示,70%以上的宝宝喜欢爸爸读书,但80%以上的宝宝都只能听到妈妈为自己讲故事。读书的事如果都是妈妈做,孩子慢慢地就会把这件事当成“女生的事”,不一定觉得这件事的价值特别高,这一点对于男孩子的影响尤其大。他们可能会误认为阅读是“女生的事”,所以不重视甚至于“不屑于”去读书。更何况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大部分都是女老师参与其中,孩子们需要阳刚之气的加入。



让爸爸也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你会发现他会有不同的阅读视角、选书的方法和特别的肢体表达,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不信你会发现爸爸们读工程书、汽车书、恐龙书时,要比自己讲得有意思得多。妈妈们要多鼓励爸爸们为孩子读书,自己也要对爸爸多一些耐心。你要相信,只有父母都参与教养,孩子才会更健康、更聪明。

说到家庭其它成员,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们家的亲子共读有一条隐性的“食物链”。我白天上班,给孩子读书一般是晚上进行。婆婆和妈妈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且有些花眼了,陪孩子玩儿得多,很少给孩子读故事。有一天,出于好奇,我问婆婆:“妈,孩子白天在家读书吗?”婆婆说:“读啊,一天读很多遍,还咿咿呀呀地给我比划着给我讲呢!”我更好奇了,就问:“他都给您讲过读哪些书啊?”结果婆婆指着书架,说了一串长长的单子,每本都是孩子最喜欢的绘本!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和融入这个世界的方式。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6
孩子只爱看图,不爱看字怎么办?

典型场景
孩子是读绘本长大的,他已经习惯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时候我拿一些文字量大一些的书给孩子,他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我怎么才做好这个过渡呢?

我来支招
第一,不要着急。小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段,爱用手指着书上的字儿问你:这个读什么,那个读什么。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自主阅读敏感期”。家长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孩子识字的引导工作,选一些比较科学专业的儿童汉语分级读物。如果还没到这个阶段,就直接上文字量大的书,就说明太早了些。

第二,父母要意识到,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尤其是很多“细节丰富”甚至在图画上具有“草蛇灰线”设置的绘本,更应该多读读图。事实上,在移动互相联网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从单纯的用文字获得信息的方式,变成了图像、视频、音频、AR、VR等各种方式获得。全媒体思维和视觉思维将会成为孩子未来必备的竞争力。



第三,从图画书到文字书的过渡,仍然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即便孩子上了小学,亲子阅读也不应该戛然而止。文字书也是需要父母进行亲子阅读和辅助阅读的。这样可以帮助看绘本长大的孩子,逐步地戒除畏难心理,慢慢过渡到文字量大的图书。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5
读故事时,应该照本宣科,
还是可以自由发挥?

典型场景
我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有些书都是给孩子设计的童书,但很多文字还是太过书面和艰深了。这个时候,我是应该尊重原文,还是可以适当改动一下呢?

我来支招
首先,你要确保书的品质和难度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要选择质量有问题的书,也不要选择难度超前的书。

有些书面语我们认为很艰深,但可能恰巧是孩子增加词汇量,掌握更多凝练、精准和独特表达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就可以按照原文读给孩子听,过分地强调“娃娃腔”反倒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比如,“沉鱼落雁”和“明艳动人”在具体的场景中,跟“美丽漂亮”是一个意思,孩子完全可以理解。



其次,我尤其鼓励在熟读故事之前,尽量遵从原文。然后再用表演法、提问法、复述法、改编法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所有新形式的阅读都要建立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做到有本可依。

还是要引用叶圣陶和夏丏(mian)尊先生在《文心》里的话:“思想存在于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读书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自己原有的词汇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而没有什么用处。”

我们只有这样做,才不至于读了很多书,说出的还是一串串的大白话。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4
无论问孩子什么问题,
他都爱说“不知道”怎么办?

典型场景
读故事时,为了检验孩子是不是能听懂,我会一边提问一边读。孩子明明听得津津有味,但一到问题环节,他就一脸无辜地说:“妈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明孩子根本没听明白我在讲什么?

我来支招
首先,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孩子接触到一个新故事乃至孩子能非常熟悉故事的内容之前,我都建议一定要完整地为孩子从头到尾把故事读完。这个过程中不易频频提问,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完整阅读的体验。这也是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书论》、《幸福的种子》等书里反复强调过的。



等到孩子有了完整的阅读体验之后,才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提问和讨论的环节。但是要注意发问不是测试,不是用来考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更深入地享受故事。

因为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还比较有限,提问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妈妈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孩子表情、眼神和情感的变化,把握住孩子困惑、好奇、有情感共鸣的环节去提问,才能让孩子有话可说。如果孩子说不出答案,最好先用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方式去问,然后再过渡到开放性的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自由讨论时,还可以用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物去打比方,这样做一方面能帮孩子理解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把听到的故事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
妈妈网_64wuk
2019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03
孩子总重复性地要求读相同的故事

典型场景
小孩都好几岁了,但喜欢的书不超过十几本,总是反反复复地要求读这些故事,别的都不爱听,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我来支招
孩子容易对熟悉的事物拥有更多安全感,重复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反复要求听同一个故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需要担心。当孩子真正消化了一本书,或者一本书的内容对他来说太简单时,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书上了。

虽然重复一个故事让大人们叫苦不迭,但是孩子却是收益良多,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住。如果实在觉得一味地重复太无聊,可以变换一些方式来阅读,比如可以跟孩子一起演出来、画出来,继续把故事编下去等等。

另外,反复读某些特定的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孩子有明确的兴趣。妈妈可以仔细观察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些书,比如读到哪些段落他会眼睛发亮、乐不可支,然后根据这些原因去选择新书,让孩子进行扩展阅读。孩子极有可能喜欢同样类型的、同样主题的书,对症下药,慢慢地就会读到更多图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