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研究所
备孕中 · 来自广州市
2019年4月
17岁男孩5秒跳桥身亡,只因亲妈一句话……
“别对情绪崩溃的孩子讲道理”,做不到共情理解,请至少别说话,往往一句无心之过的话,便是夺命的利器。
当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时,你会选择教育他还是先选择安慰他?
教育他 16%
安慰他 84%
425 人参与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8 )
妈妈网_d6cylf
2019年6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发人深省
妈妈网_fwqlca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养到17岁,可以说也是很不容易,千万不要逼孩子走极端,哪怕再着急也不能放任他乱跑
妈妈网_qtq4td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最近没怎么看新闻,听身边的人说了这件事情,感到很可惜?人,生的不容易,死的确实一瞬间。教育,家庭教育到底应该照顾到哪方面呢。难道依靠书本他人言语,教科书填鸭般的来教育孩子吗?
开心爱宝2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应该好好学习先行
慕容若曦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说的真好
妈妈网_lfzvqf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这个妈妈本来做法就是大错特错,孩子哪怕天大的错误,也不能把车停在这么大车流量的路中间,跑去后座教育孩子!有什么不能回家好好说好好教育吗?
xuanfish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都是些令人心痛的故事,做父母往往对孩子口不择言,以为他们都能承受的住
飘零燕6230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溺爱就是害了孩子
家庭煮媳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我从小就是在责备中长大的 我曾想过无数次死法最后还是不敢死
心心向阳_8198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做父母的也要学点心理学才行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最后,我想告诉父母的是,当你忍不住吼叫,一定要尝试事后弥补,我的一位朋友,就做得非常棒。

有一次,孩子手里拿着棒棒糖,想伸过去给妈妈吃,结果站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桌子上的一杯水碰倒了,水洒了一地,妈妈喜爱的杯子也碎了。

孩子惶恐不安地看着妈妈,连声说着:“妈妈,对不起,对不起。”

朋友把孩子拉到怀里,柔声说道:“你一定很难过吧?这不是你的错,孩子,我们下次小心一点就可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清理地面好吗?”

因为妈妈的接纳和理解,孩子内心的“压力风暴”得以平复,更重要的是,她确定妈妈依然爱她,内心也会恢复平静,从而接受妈妈的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失控,其实是孩子心底深处的一个求助信号。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心察觉孩子的变化感受,少一点指责和谩骂,多一分理解和接纳,让孩子无论在何时,都能感受来自父母强大的爱意,希望所有父母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成绩好”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听话”
“我爱你,是因为我了解你,相信你,无条件爱你。”

本文来自公众号:爸妈研究所(ID:mama_cn)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后来她是怎样做的呢?

第一步:识别(recognize)

在入睡前,她尝试着跟女儿沟通:“当你知道妈妈没有带回芭比,是不是感觉身体像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

“妈妈你怎么知道我变成气球了?”

孩子在6岁前,对于情绪的感受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用一些常见的形容,去让她认识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

第二步:减少(reduce)

由于女儿在临睡前,仍然情绪低落,身体紧绷背对着她。接着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静静地抚摸这女儿,给她进行抚触,从头部、到肩膀、再到腿部。慢慢地孩子紧绷的身体逐渐放松。

“妈妈,我觉得气球不再鼓鼓的了”
“是吗?那让我们再慢慢地把起吹出去,1…2…3…呼…”

第三步:恢复(restore)

在女儿的负面情绪逐渐减少后,这位妈妈决定帮助孩子解锁学习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她把一个小狗枕头交给了女儿,并对她说:

“如果下次你变成了气球,可以和这只小狗说说话,并抱抱它,这样,你就可以变回来了。”


作为孩子的情绪教练,我们除了要懂得安抚孩子当下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所以,教会她如何恢复情绪,是重要的一课。

同时,我们需要在接纳的基础上,为孩子建立行为界限,学会遵守规则。

在一次节目中,小鱼儿因无法带走心爱的玩具而崩溃大哭,妈妈胡可没有斥责也没有去哄,而是严肃地告诉他:“我知道你特别想要这个玩具,不能拿回家你很难过,但是这是规则。”

接纳但是不放任,使孩子有了清晰的界限意识,当情绪来袭不会轻易失控,也能更坦然面对挫折。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情绪就像马车,而掌握缰绳的是人。孩子如何获得掌握缰绳的技巧和力量,需要父母的用心引领。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出众。



作为父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在《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这本书中,曾经分享过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3R策略:识别(recognize)、减少(reduce)、恢复(restore),去帮助孩子认识情绪、恢复平静。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妈妈,曾经就分享了她自己的运用这套法则的故事:

有一次出差,她答应了女儿, 要带一个芭比娃娃回来,但是公务繁忙的她却忘记了,回到家门,女儿看到妈妈手上空空如也,顿时崩溃,气得饭也不吃,睡觉也不要妈妈陪。

当时的她也不知所措,一个劲地道歉:妈妈对不起,是妈妈忘记了。但是也无济于事。入睡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光顾着道歉,却忘记了当时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世间再没有比这一幕,更令一个母亲崩溃绝望。我想,这5秒,足以让这位母亲悔恨终身! 我们无比惋惜:如果妈妈再理解一点,如果孩子能再犹豫一下,如果妈妈能再跑快一点,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我们更加心痛:一个17岁的少年,为何会置自己的亲人于不顾,视自己的生命如敝履,如此极端,如此决绝? 有一条评论,似乎戳到了痛点:家是避风港,父母是靠山,如果在外受了委屈,还要接受父母的批评和谩骂,那瞬间,孩子感到世界都是恶意的,也是那一瞬间,孩子决定结束生命离开这份冷漠。
受了委屈不被理解,失控的情绪,就这样“杀死”了一个花季的少年。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事情很快登上了热搜,据新闻报道,这名17岁的男孩,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女子是孩子的妈妈。根据妈妈的讲述,孩子因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遭妈妈批评,发生口角后跳桥轻生。 一句批评,就这么轻易夺去了一个孩子的性命。 “你要是不惹他们,他们怎么会欺负你。”“在学校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你怎么老是这样说不听呢” 在这样的沟通下,那个依赖的小跟屁虫,慢慢地便关闭了心门。 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和妈妈有过什么样的争执,但从他奔跑过程中抬手掩面的那一瞬间可以确定,他的情绪早已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是她妈妈没有觉察到一分一毫!
爸妈研究所
2019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世间最让人悲痛的,莫过于眼睁睁看着骨肉分离,阴阳两隔。昨天的一个短视频,揪疼了千万妈妈的心。 4月17日晚上十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小汽车停在车流中央,一名男孩突然从左后车门跑下来,冲到桥边看了一眼,随即毫不犹豫地爬上护栏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整个经过不到5秒!
视频中,驾驶座的一名女子紧跟着男孩下车,在身后追赶,想要阻拦孩子。孩子跳下去的时候,她使劲伸手去抓,指尖碰到男孩的腿,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孩子在顷刻间坠落,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鞋子。


女子趴在桥栏上绝望往下看,顿时瘫坐在地上不停地捶打着地面,嚎啕大哭,悲怮的哭喊声,令人心碎不已。

下载妈妈网孕育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