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唠叨,孩子就是“不长记性”,看了本文终于明白了
浅唱小幸福XF
11个月19天 · 来自广州市
2019年5月
前几天和几个孩子同学的妈妈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发现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不长记性”,这种“不长记性”真的能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找到影子。


 

  • 球球妈妈说“每天早上出门前都要告诉一遍学校要带的东西,如果有一天早上我没有提醒他,肯定会有一样或几样忘记带的,我上班马上要迟到了,也得给孩子送学校去!”


  • 松松妈妈说:“我家松松也是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告诉他把换下的外衣叠整齐放好,准备第二天一早上学穿,可是根本不长记性啊,每天一回家,孩子就会把换下的衣服扔一沙发,我们家的沙发永远是最乱的地方。”


  • 彤彤妈妈:“每天写作业的时候都要纠正她的坐姿,都三年级了,我也纠正了三年,可以不提醒的话,写字姿势还是不标准。”



 相信大多数的家庭里都有这样“不长记性”的孩子,让家长哭笑不得,狠心不提醒还担心孩子的成长,心太软的话就要每天重复着一样的话来提醒孩子做这做那。家长朋友们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办法让“不长记性”的孩子“长记性”。


 一、为什么孩子“不长记性”?
1.身体发育尚未成熟


 对于小孩子来说,家长讲的大道理太多孩子不可能马上记住并做到的,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不一致,每个年龄段达到的理解能力也不一致,所以家长讲的太多理论上的东西孩子是无法达到成人的标准的。


 2.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


 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忙于家庭,有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心里变化会有所忽略,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较少的话很难懂得孩子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是将成人的想法和思维灌输给孩子,这样孩子就无法接纳家长的思想。
 

3.父母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对


 如果父母比较强势的话,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比较强,而且是父母越压迫孩子越反抗,孩子面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对事情的决定,内心是不认同的,又不敢反抗父母的权威,所以孩子就会用反复的犯错来反抗。


 如果父母父母溺爱的话,孩子的依赖心理就比较强,父母处处包办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却一味的宠溺,所以孩子自然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养成“无所谓”的心理。


 4.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小孩子都是渴望父母的关爱和关注的,当孩子的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又不会表达的时候,发现只要自己“犯错”了,父母马上就会作出反应,所以孩子就会选择通过犯错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5.家长的过于严厉造成孩子的过度紧张


 如果日常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的话,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孩子大脑中就会联想到以前父母管教自己的情形,当再次面对父母的严厉批评时,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就会越紧张越出错。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7 )
想流浪的鱼5?2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谢谢分享
骏熙正太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谢谢分享
樱桃π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儿仔2.8个月,有一棵很玩皮的心,每次说这些不能玩,但是你越说,他就越过份,每次都忍不住打他才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过后又忘记了,我不想打他,我想要他涨记怕,我想他明白我说的不能玩他能明白,每次我打他都很难受,
樱桃π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反思自己,做了好多错事
童童果果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和孩子一同成长吧
双88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没办法
亲近自然2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涨知识
浅唱小幸福XF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有一话说“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也是人类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也符合心理学的逻辑。让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对自己的磨炼。不管父母们愿不愿承认,教育子女是一个长久且耐心的过程,越级越适得其反,越急越离目标越远。父母的教导能让孩子听进去,父母的方式和心态也很重要。
浅唱小幸福XF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看到这里的父母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的对话方式效果更好一些呢?家长语速太快,语量太密,音量太大,在孩子听来就是噪音,甚至有时候孩子完全听不懂家长在说什么,更别提让孩子去理解了。


3.一定要学会耐心的等待孩子的反应


父母给孩子下达指令后,不要想着马上从孩子那里得到回馈,很多时候孩子是没有什么反应的,这时家长不要马上又对孩子下达一次命令,这样孩子还是会没有反应的,这时父母的焦虑就会产生。孩子没有反应不代表孩子没有在想,只是他在“消化”父母的信息,父母这时要耐心的等待一会。
浅唱小幸福XF
2019年5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二、家长怎么做能让孩子“长记性”?





1.父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语气非常重要,决定了孩子能否认真倾听,能否听懂父母的意思。比如,父母说“告诉妈妈这件事是这怎么发生的?”如果父母用说教的语气或指责的语气话,孩子会比较难接受这样的谈话方式,父母说的信息自然没有传达给孩子。所以父母尽量选择温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在比较接受的情况下,沟通效果会比较好,对于常犯的错误也会“长记性”。


2.父母要以身示范


教育孩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是父母单纯的讲大道理,而是父母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父母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为什么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呢?孩子将信息转化成实际行动需要父母的示范指导做依托,从实际行动上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去做,让“不长记性”的孩子“长记性”。


3.要耐心的带孩子反复练习


任何人刚开始学习一件新事物的时候,都不会做的很好,必然会错误连连,改正错误是通过一次次反复实践来完成的。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不能用一些粗暴的语言刺激孩子,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长脑子是干什么的?”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变得自卑不自信,进而就会仍然“不长记性”。
下载妈妈网孕育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