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鱼酱
备孕中 · 来自济南市
2019年7月
学习是娃自己的事,这样推娃,越推越熄火
带娃参加一场亲戚聚会,不知怎地就开成了一场批娃大会。

看着大娃们早已吃完,在饭桌下一个个拿着手机抬不起头来,亲戚们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我这个啊,不专心、不努力、不自觉,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吃不了苦。”

“唉,我的也是,就知道玩手机,一到学习就要他的命,写作业还动不动就打瞌睡。”

“我家这个,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到现在,学习学习不行,兴趣班兴趣班坚持不了,干啥都不行,得过且过。”

大家一边摇头一边吃饭一边比惨,脸色阴沉,气氛凝重。
表情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3 )
可爱的小皓宇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学习了
可爱的小皓宇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谢谢分享
傻妞曦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学习一下
妈妈网绘本王国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大大赞同楼主观点啊!
榴莲味の芒果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孩子长多大,都应该多跟他们交流沟通
麻豆麻豆麻豆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一定要打破原生家庭不好的烙印啊
草莓炒花椰菜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写的不错~
陈阿鱼酱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岁月留疤,我不可能再去教我母上大人如何做一个母亲,但等我的孩子长大,我或许会更愿意从这三件小事入手,打破我们家族养娃方式的代际传承。

①多和他聊一聊,多让他思考和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多用协助者的姿态,和他一起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②读到高年级时,让他学会自己做决定,要不要报补习班,报什么样的补习班,想补哪些薄弱方面。

③捕捉他学习时哪怕点滴的快乐,比如学到一些有趣的知识,赞赏他的努力,强调学习本身的乐趣,更能激发他学习兴趣和动机。

希望等我娃长大时,我还记得我曾经也是个孩子。
加载失败
陈阿鱼酱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看《少年派》里钱三一和林妙妙的青春洋溢,很多人都很想回到自己单纯又美好的读书时代。

但有个网友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能让我带着现在的认知和成熟度回去,我当然乐意,因为我可以改变当年很多脑残决定,但如果只是让我重新来一回,二逼少年还是那个二逼少年,有何意义?

是啊,如果时间能倒流,让我带着现在的大脑,回到十几年前,我会条理清晰地和我妈对话:

✨成绩下降不是我不认真,不努力,而是我遇到了困难,有些知识点没搞懂,也没有好的学习策略。你坐在我旁边监督我写作业,只会让我压力陡增,甚至有叛逆心理。(我需要帮助,而不是监视)

✨你自作主张给我报名师的补习班,我很不想去,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你没有问过我,我心里不爽,所以也没法好好听课。(我的情绪和感受被忽略了)

✨成绩下降以后,我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也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好像是为了考试,又好像为了你,我经常迷茫,你能给我点指引吗?(我的驱动力不见了)

如果能这样作为一个平等的人,向我妈表达出这些需求,我妈也许会有点改变,我也可能会比现在更好。

只不过当年还是孩子的我,浑浑噩噩说不出,现在的孩子可能也同样如此。




我妈无法意识到我真正的问题所在,现在的亲戚们也同样没察觉。

他们遇到“学渣”来自本能的手段都是,发飙,停止一切娱乐,监视学习,送补习班,指责,表达失望。

孩子都还没来得及思考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如何提升,父母就急躁地部署应对措施,把一切后果接管了去,那学习如何变成孩子自己的事?
加载失败
陈阿鱼酱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一晃多少年过去,一个懵懂问题少女也成老母亲了,竟还能听到同辈亲戚说出如此耳熟能详的抱怨。

这让我猛地意识到,也许不是我一个人“晚熟”,是老父老母掉进差不多的坑里,养出来的孩子,大概率都是“晚熟”的。

这些孩子和我当年一样,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拥有权”(ownership)。

我是直到经济独立才拿回这项“拥有权”,那这些孩子呢?

我忍不住抬头问了饭局中一个表姐:“孩子有没有觉得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啊?你操心那么多,他别到头来觉得是为你学的。”

表姐挑起眉毛,正色道:“我有说啊,经常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学不好以后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但是他什么反应都没有,像没听到似的。”

啊哈,我有点想笑,这跟我妈的台词何其相似,但是当年对我的震慑力也相当有限。




找工作对读书的小孩来讲,还是太遥远了,他当下最能切身感受到的是,一天学习多少小时,报什么补习班,补多少课,都是我妈在决定,读得不好,我妈会发飙。

他学习的内驱力和自己的人生无关,只跟妈有关,那当然是得过且过,妈不催,他不动。

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我感觉这是一项长期的“洗脑”工程,不是念叨两句就有用的。

和一个学教育专业的朋友,探讨过这件事,她很认同地说:

“感觉现在的父母都太操心了,在学习上包办太多,期望过高,一看孩子成绩差,就接受不了,想着能推一点是一点,最后把亲子关系推没了,拥有感破坏了,孩子也越推越不动了。”

这么看来,我妈作为上一辈的城镇普通妇女,就有一颗和现代接轨的重视教育之心,其实也很不容易,可能经常被我气得吐血。





可惜她推错了方向,把我们母女俩折腾个你死我活,严重内耗。

《小王子》的作者埃克苏佩里曾说,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他们忘记了。

不知为何,我竟如此清晰地记得,当年和母上大人的恩怨纠葛,到底是有点意难平吧
加载失败
陈阿鱼酱
2019年7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我……即便带着3岁的娃,以一个老母亲的身份坐在饭桌前,都顿时觉得自己在缩小,缩小,缩小,小到好像当年也在读书的自己。

这餐饭吃得如坐针毡,感觉他们好像是在骂我。

因为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太熟悉太熟悉了,简直就是从我妈嘴里蹦出来的。




我的学生时代,自从成绩从初中开始下降以后,到高考前的那几年,这些毛病我一个不漏,几乎全占。

到了高三冲刺那一年,每天晚上我做作业,我妈什么也不干,就靠在我的床头,死死盯着我学习的背影。

我脑袋稍稍一摇晃,她就喊我的大名,XX,你又在打瞌睡!

我的求生欲让我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操作,口水都不擦,就急忙否认:“没有啊,谁打瞌睡了?!”

然后在草稿纸上随便划拉两下,假装自己在演算。




我妈向其他亲戚抱怨:“好像是在为我读书似的,我推一下就走一步,我不推就不走,这小孩真是没救了。”

她的音量大到我正好能听见,以为可以刺激一下我的反叛精神,但我那时的OS是——

对啊,我就是为了你在读书啊,不然咧?你不就是想让我高考考出个好成绩吗?我考给你就是了,当然考不好也别怪我,反正我尽力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自己真是幼稚,脑袋一团浆糊,又耗费大量的心力和我妈搞阶级对抗。





甚至上了大学也没有意识到,读书根本是我自己的事,高考,考的是我的人生。

直到工作以后,没有了我妈在身旁的360°无死角监视,我才渐渐如梦初醒——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没有人会为我的人生负责,接下来的路,我要怎么走啊?

按我妈的话说,这孩子终于“成熟”了,只是熟得有点晚。
加载失败
下载妈妈网孕育APP,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