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xSILENCE
3岁以上 · 来自南京市
2019年9月
你也喜欢【读】“我”小时候的北京吗?
公众号:SILENCE的儿戏之言

在Anzu不算多也不算少的书单里,有一类书存在得格外清奇——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它们就像给孩子施了魔法似的,让这位天性自由、极其好动的小朋友,在一段时间里,日复一日地主动挑选,每天一遍接一遍停不下来地读。 在这个夏天的末尾,这样一本书再次出现,关于从前的北京的夏天——《跟着姥姥去遛弯儿》。 从三伏天的传统时令饮食,到北京风味小吃和老字号,以及旧时的夏日活动。这位日常会话一半英文的三岁小孩儿,就这么奶声奶气地读起来,着魔似的地背诵,在各种场景里合或不合时宜地用起来了。
 。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5 )
妈妈网绘本王国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绘本很不错哦
静xSILENCE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刚跟Anzu爸说,感觉这篇推送写得特别开心。
我挺高兴她越来越爱说中文,爱读中文书,着迷于这个城市里已经渐渐淡去的旧事。那是北京留下来的念想儿,质朴日常,是走不丢的心里的故乡。
                                


公众号:SILENCE的儿戏之言
静xSILENCE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国际友好 双语对照」


这本书的末尾,有英文翻译,帮助外国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小孩发现这个内容后,兴奋地开启了虐我的新模式。每次共读完中文部分,立马翻到英文页面,说,“妈妈,你说英文”。我内心滴血地咽下想说的话,“你知道关于地域文化的英文翻译对你妈这个英文水平来讲有多难、多烦人么”。文化的翻译真的是我自己畏难不想面对的。但我拒绝不了小主人貌似合理的要求。硬着头皮,糊弄着念,不认识的单词就按拼写直接常规拼读出来,内心的抗拒让我根本没有查生词的动力。


每次读,Anzu听着,她也挺不到结尾,我们就读到哪儿算哪儿。就这么读了三天,第三天,小主人把前面六页的英文全都背诵出来了。。。。。。



她不仅能用英文表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夹鸡蛋”,最狠的是她把艾窝窝、豌豆黄、炸灌肠的英文都给背下来了,天天问我would you like some xxxx?



对应英文给大家顺道儿普及一下:
头伏饺子 Dumplings for the first ten days period of high summer.
二伏面 Noodles for the second ten days period of high summer.
三伏烙饼夹鸡蛋 Pancakes with fried eggs for the third ten days period of high summer.
艾窝窝 sweet sticky rice balls
豌豆黄 sweet pea flour cakes
炸灌肠 imitation of glutinous[ˈɡluːtənəs] sausages (读错的单词我自觉音标一下)




拜小主人所赐,从最开始我得对着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确认她说得对不对、是不是在蒙我,到现在本人也已经能像她一样张口就来了。讲真,反观之前十几年里的毫无起色,我这三年的英文进步全靠我闺女提携。


  




http://m.ximalaya.com/59903495/sound/210781629
最后,放段儿录音,Anzu在少量提示下倾情背诵的《跟着姥姥去遛弯儿》,中文全篇和英文的一部分。最惬意的是她那句类似叫卖的吆喝,“三伏天儿来吃烙饼加鸡蛋啦~”。
ps. 其中,一不小心还收录了我俩的日常争执斗嘴,关于福姥姥到底想不想吃炸灌肠儿,英文语境。。。


  


静xSILENCE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北京地图」


小孩儿现在知道隆福寺、白塔寺、前门、银锭桥,其中,貌似最喜欢后海。原文背诵时,记不住的段落一律替换成“奔后海”,“大栅栏店铺奔后海”、“银锭桥上的莲蓬奔后海”。她爸说,后海得去一趟了。。。


  




「夏日活动」


出于对这本书的迷恋,Anzu还在里面发掘出一些日常可玩的游戏——手擀面、叠纸船、数猫咪、转陀螺。


每次读到“胖妞儿跟着陀螺转”,她就想起来在Caillou动画片里看到过类似的玩具,是犹太小孩儿在光明节时玩的传统玩具dreidel。念完中文后,一定再唱一遍关于dreidel的英文歌。

Oh, dreidel, dreidel, dreidel
I made it out of clay.
And when you’re dry and ready
Oh, dreidel we shall play.
结尾还要补充一句邀请,“Who wants to try?”


  


叠纸船的游戏呢,就是我叠好的纸船,Anzu抢走放在洗澡盆里,遇水,纸变软,她将其展平,复原成一张平整的纸,最终被给她洗澡的爹滴默默扔掉,待第二天洗澡时,孩子大喊,“我没叠纸船!”。


  




做面条是在海底捞见识的。抻面表演层层递进,互动频繁,和书中的内容完美地碰撞、重合。也为之后我得以旁观中华文化的魅力埋下了伏笔。一天,小孩儿做pizza揉面团时,嘴一瓢,画风突变,从以前常说的“I need to roll out the dough with a rolling pin”改口说成“手擀的切面抻了又抻”,然后拿起面团就像海底捞哥哥那样拽拽拽……尽管洋气指数直接破功,但,咱本来就是个肥圆的中国北京土妞啊。英文是和更多人交流的工具,身份认同则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生命的底色。


补充个出乎意料的个小桥段。因为这本书里面条卤和菜码的丰富程度确实不是日常生活所能企及,所以我在共读时,一直各种比划,辅助孩子理解。有一天,小孩儿自己突然右手并拢,齐刷刷地剁向书页中的黄瓜说,“黄瓜切条儿,萝卜切丝儿”。


  


数猫咪的游戏也是小孩儿本人自行发起的,充分体现了小孩儿的自不量力和自强不息。她发现书中连续的俩页里有很多很多只猫咪,它们被炸酱面的香味儿吸引,错落有致地簇拥在姥姥家门口。


起初,这个游戏是“迷人”的,伴随着Anzu急于求胜的一通乱点,连我自己都不记得到底数过哪只、没数哪只了。后来,我提出尝试划区法,把这一大堆猫咪分成四个区域,数一个区域的时候我来辅助用手挡住其他扰乱视觉的区域,得到了小主人的信任与采纳。借由自己强烈的秩序感,小主人也硬生生发展出一套数猫顺序,谁先谁后规定死,顺序绝不能打乱。真切地,我感受到了秩序感即安全感的来源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最后,数猫咪游戏要攻克的问题就只剩下——15之后的数字顺序中文她有点不熟,会说成15、17、16、18、11。但我一点不担心。我不觉得她暂时没掌握的东西是因为做错了什么,就只是个暂时的现状而已。我看到的是她拦都拦不住的兴趣、意愿和坚持,这些才是她面对和解决未来更多未知困难的重要的品质。在我修改这篇文章的周末里,她已经连续几次数清这20只猫咪,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静xSILENCE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吃:老字号、北京小吃、传统饮食」




读这本书,Anzu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属于北京的食物了。不仅开阔了眼界和口味,还有了自己的选择,而且探索的兴致高昂,自主性和主动性全都发挥在这儿了。


每次读“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夹鸡蛋”,她会告诉我,这里面她最爱吃的是二伏面。


看到小点心那页,她会沉下心来,仿佛唤起心底最诚挚的情感一般,忘我地开始表演。先看一看艾窝窝,说“胖妞儿喜欢艾窝窝”。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手指头尖儿假装捏起一个驴打滚儿,用力地放进自己嘴里,阿姆阿姆地嚼一嚼。最后,问我,“妈妈,你要吃豌豆儿黄儿么?”——牢牢地记住并尊重我们三个人各自的选择。


  




书中各种各样的食物,无论是不是老字号,有没有品牌,一律不能放过。“妈妈,我要吃致美斋的馄饨”,“妈妈,我要吃月盛斋的酱牛肉”,“妈妈,我要吃心儿里美”,“妈妈,我要吃醋拌面”……





「儿化音的成功进阶」


因为在北京出生长大,念一些文字时,我会下意识自动加儿化音,“胖妞er”、“溜弯er”、“驴打滚er”、“炸灌肠er”、“心er里美”、“黄瓜切条er,萝卜切丝er”等等。Anzu非常努力想要全盘模仿这些儿化音,经过主动反复地苦练打磨,终于突破“豌豆er黄er”这一高阶关卡,实属不易,可喜可贺。据目测,她锁定的下一个挑战是“大栅栏er”。




「民俗老话儿用起来」


北京旧时的很多说法,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用不到了,但书中的这类内容,Anzu一个都不愿意漏掉。一个日常讲话一半英文的小孩儿,努力的理解着她所扎根的民族里有点古老又生动有趣的语言。


有一次在一家意大利餐厅吃饭,从洗手间回餐桌的路上,她突然放声大喊,“您来啦,里边儿请~”。语言应用场景迁移得极为准确,证明她在阅读时结合图文,真正理解了语言。但尴尬依旧尴尬,我只能跟她说,公共场所说话声音要轻……


  


一天,天巨热,她在户外疯跑,我叫她在荫凉儿里跑,不听。于是,机智如我,只说了两个字“伏天儿”。她一愣,想了半秒钟开始背诵,“伏天儿,伏天儿,叫得欢,树荫儿底下折纸船”,然后,开始在荫凉里绕着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