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上兴趣班了”有远见的家长都有点狠心
艾特你个瓜
2岁2个月14天 · 来自广州市
2019年9月
中秋节,跟许久没见的大学同学见面,她女儿最近的动态让我十分地惊艳。

这个9岁的小姑娘,5岁开始练芭蕾,至今已有4个年头,今年暑假一举拿下了日本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国际组委会特别奖。



朋友的女儿小星颐在比赛现场的照片特别美。
征得她同意后,我将照片放了上来。

让我由衷喜欢的,不是她拿下的这个奖,而是她身上那股劲儿。

她妈妈说,她的身体条件,在参赛选手里头,只能打75分,但她对舞蹈的热爱和坚持,让她登上了国际的领奖台。



小星颐赛前每天都在练功

要知道,为了参加比赛,除了每周2次常规的舞蹈课之外,她可是连续3个多月进行舞蹈加课练习,每天放学之后还要跳2个小时左右。




小星颐在家跟妹妹一起边练功边学习

每一天都是时间的赛场,学业、跳舞的时间分配,只能靠见缝插针挤时间去平衡,有时候还边在家练功边复习功课。

尽管如此,小星颐还是非常地优秀。

上学期期末考试取得了全班总分第三的成绩,还被评为“好儿童”。
看到小星颐学业和兴趣兼顾得这么好,我忍不住向她妈妈取经,她妈妈说道:

“我一直相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灌水,而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帮她多开一些窗去多看看世界,也希望她足够幸运可以找到心中所爱。

从她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兴趣爱好也并不会影响学习。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帮孩子优化时间安排,并保持观察和沟通。”

深以为然。

一个孩子,要将她的兴趣坚持下去,家长的引导和陪伴十分关键。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0 )
小丸子麻麻0606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我现在就觉得自己没什么本领
妈妈网_sssjxy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主要是孩子兴趣所在
艾特你个瓜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演出时也很顺利,动作一个不落的完成。

台下掌声雷动过后,她下台后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明年还要跳独舞。”

这娃,应该是爱上了一个人在舞台上闪耀的感觉了。

今年,再上常规中国舞的课,她再也不需要我督促才去练舞了,每次练习都非常自觉。

我想,这是因为,在跳舞这件事上,上个学期她攀登过更高的山,所以现在遇到小的平原,都不觉得是困难了。

很喜欢小星颐的舞蹈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跳舞,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塑形,提高孩子的形态体态,也塑心,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

坚持一个兴趣,不仅仅只是学习一个技能,

其中需要孩子付出的努力、坚持,与他人的协作、配合,也是在锻炼孩子的逆商、情商,是在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心理更加坚韧、阳光的孩子。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找到孩子热爱的那个兴趣,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吧。

为的不仅仅是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一个长大后可以称道的乐趣,这还是一段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丰满、坚韧的路途。

耐心坚毅之树,终将结出黄金之果。
艾特你个瓜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但是舞蹈动作实在是太多了,每一次在家练习的时候,她都嚷嚷太多动作了,记不住,接着便开始闹情绪。

那段时间,一到练舞的时间,她都要先闹上一阵,有时候也闹得我心烦气躁,也忍不住河东狮吼。

每次到了她情绪好了,愿意跳的时候,大家也都筋疲力尽了。

中间,她也说过好多次,要放弃,太累了,不想练。

尽管如此,我还是生拉硬拽地让她把这个独舞给练完了。

因为我能感觉到,她是喜欢舞蹈的,只是有点畏难罢了。

到了后期,随着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她慢慢熟悉了,就不觉得困难了。

到了比赛的时候,穿上亮闪闪的服装,化上美美的舞台妆,她那小臭美的心思得到了满足,那天一整天走路都是抬头挺胸的。



艾特你个瓜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作家严歌苓说过,家长能逼孩子练琴,却不能逼他热爱音乐。

孩子如果不爱某件事情,家长再怎么逼也没用。

有多少孩子,被逼着考过钢琴十级后,便像完成任务般,再不肯碰琴。

但如果孩子真正热爱一件事情,家长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后,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会更上一个台阶。

所以,家长要有一双慧眼,看得清自己孩子的“真爱”是什么。

家长更要有点“狠心”,关键时刻,拉着孩子蹚过那道难关,孩子才会发现更大更美的世界。

去年,我陪着娇娇一起练独舞的时候,就深有体会。

娇娇本来已经在一个常规中国舞的班级里上课,跟十多个孩子一起。

为了想让她有单独登台的演出机会,满足一下她那小臭美的心思,我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给她报了独舞的课程。

即一个学期一个人练习一支舞,然后去比赛。

因为一对一的课时数量不多,每节课老师教授的舞蹈动作都很多。

经常是娇娇在课上练,老师把视频拍下来,课后我在家监督她练习。



艾特你个瓜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1、辨认“不喜欢”背后真正的原因

孩子,表达方式有限,有时候他们说的不愿意,不喜欢,不是真的不喜欢。

他们很可能是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说话方式,或是不喜欢在这个集体里没有被重视,或者可能只是暂时累了,想偶尔偷个懒,等等。

但只要他们不愿意,就都习惯用“不喜欢”这个万能的挡箭牌。

家长要做的,是仔细确认孩子“不喜欢”背后真正的原因。

可以跟孩子好好聊聊,深挖一下孩子不喜欢的原因。

陪着孩子多上几次课,观察一下孩子在课上的状态,跟任教老师聊一聊,再去衡量,孩子是不是真的不喜欢了。

🌟2、引导孩子坚持,而不是“逼”

孩子如果只是暂时性的倦怠,或是因为环境、老师、同学等其它原因而对兴趣班有所排斥,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引导和帮助孩子度过倦怠期来解决的。

但一定要注意,要引导,而不是硬逼。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关键时候,还是要逼孩子一把,当年郎朗不就是因为他爸逼他,他才成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吗?




事实上,当年的朗爸不是粗暴的逼迫,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郎朗学琴的热情。

郎朗1多岁时,郎爸发现他的音乐天赋带他学琴,让他从特长上建立自信;郎朗在音乐方面的吸收能力很强,一位老师无法满足他的学习需求,朗爸就扮成清洁工到别的班上偷师,满足他的求知欲;

一些权威的老师否认朗朗的能力,朗爸却不断肯定他,自费参加国际赛并获一等奖,让他得到世界认可。

当郎朗遇到倦怠期,叛逆几个月不碰琴时,朗爸没有逼他,而是让他审视对钢琴是否真爱。

最终,郎朗自己手痒,瞒着爸爸偷偷弹琴,再次燃起了对钢琴的热爱。

引导,可以把孩子带到不同的角度,重新去看自己曾经热爱的这项兴趣。
逼迫,当下是能继续,但始终无法形成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动力。

当孩子遇到倦怠期、瓶颈期,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请一两次假,放飞一下自己。



飘飘然lhp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赞同这种观点
艾特你个瓜
2019年9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兴趣,是点燃激情的火种。

但要使之成为让自己快乐的爱好或一技之长,还是需要一定的坚持,才能将这份激情延续下去。

然而,现在的兴趣班,几乎人人必报。

有的孩子还报了好几个,这也催生出不少问题,让孩子和家长自己都困惑。

最典型的就是报班多,但坚持的不多。

到了瓶颈期,孩子一说不喜欢了,到底该不该放弃,家长也不知道怎么权衡。

报班多的家长,如果是出于先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兴趣,再让孩子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去坚持,这样的思路我认为是正确的。

可以让孩子在1年左右选择1、2项作为长期坚持的兴趣去发展。

如果报班的时候家长没有这个概念,仅凭孩子的一句“喜欢”,或者家长自己觉得有必要,就去学。

那后面孩子一不喜欢了,家长往往就不知所措了。




如果孩子不愿意继续上兴趣班,

建议家长从这2个方面去跟孩子沟通后,再进一步决定,到底该不该停掉孩子的兴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