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让你的孩子因为暴力而被孤立,
贝拉孕育
孕35周+1天 · 来自南京市
2019年12月
#育儿#幼儿园小朋友出现爱打人的现象很常见,3-6岁的幼儿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在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社会性发展受限所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这样做:  
  首先,在他刚要和别人打架时我会及时制止,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对孩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明确这件事情的错误性,严肃的告知他这一点:这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  
  然后,我会和孩子沟通,或者对他进行观察。了解一下他打人背后的原因,是他的想法没有被满足还是不会正确与人沟通。 这个时期的幼儿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开始发展,有时候两者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时候幼儿内心所想表达的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与同伴相处时就会容易产生误会,导致肢体上的冲突。家长们可以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运用手势、动作、道具等帮助孩子表达出来。  
  多多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动画、给孩子绘声绘色朗读绘本、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丰富孩子的想象,才能更有利于孩子言语发展。  
  幼儿在3-6岁的阶段喜欢模仿,我会抓住幼儿这一心理,安排表现好的小朋友多于他在一起,让这位孩子进行有意模仿,并及时进行鼓励和激励,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作用。鼓励幼儿交往,幼儿的教育是需要实际操作、亲身感受中去获得的,再多的说教也比不上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可以准备一些教育性质的动画片,选取幼儿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暴力的错误性,家长在旁可以适时进行引导。  
  当孩子有进步时,抓住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得到精神奖励。也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及时沟通,让幼儿园老师为家长指导专业性的育儿意见。 最后,反思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是家长有不良的暴力行为,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这些影响往往是在不经意之中,比如孩子磕碰到桌子或者摔倒,家长会拍打桌子或者地板来安抚孩子,再比如孩子捶打玩具时,家长笑着说打的真厉害、打的再重一点等等,再比如家长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电子游戏时有一些暴力画面等等,孩子可能就会从中学到一些“坏”的行为,就会体现在孩子日常的同伴交往中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这样的攻击性行为并不会有很大影响,甚至有些“熊”家长还会对孩子这种攻击性行为进行表扬。而家长的不作为、表扬正是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强化。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好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孩子的交际能力,也能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我是贝拉,一名95后幼儿教师,科学喻儿、营养育儿倡导者,更多新鲜、前沿育儿知识,尽在奶油Bella,关注我吧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19 )

快来发表你的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