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附解决方法!
|2542_1215
6个月27天 · 来自许昌市
2020年3月
每个宝宝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宝宝便便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最近,经常有宝妈询问:我家宝宝不拉大便,便秘好几天了,哪里的问题啊?怎么办呀?

       我能感受到妈妈面对宝宝不拉便便时,满满的担忧与焦虑。其实,宝宝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还有可能是攒肚。

      婴儿攒肚与便秘一定要明显的区别开来,攒肚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阶段,便秘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痛苦,一定要区别开来才能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是攒肚,因此常常把它误认为是宝宝便秘。其实,二者有区别,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什么是攒肚?

       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的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总的来说,只要宝宝排便不干结、不难受,精神状态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攒肚了,宝宝发生攒肚,其实也说明了妈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 妈妈无需太过担心。

为什么会出现攒肚呢?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什么是便秘?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喝母乳的宝宝便秘情况会较少。婴儿消化不良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因素。婴儿便秘一般是由于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肠道功能失常等原因而引起。         宝宝便秘的常见症状是排泄物干燥,排便时间间隔久,或者排便不顺畅,且宝宝排便时脸憋得通红,排出困难费力等症状,甚至部分患儿大便带血,出现大便粘膜的损伤。

      




           

                如何改善宝宝攒肚?

要改善宝宝攒肚的现象,可以尝试:

给宝宝腹部做按摩

用手掌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帮助宝宝促进肠道蠕动。

适当增加奶量

如果宝宝攒肚时间为4~5天左右,甚至更久都没有排便,可考虑是喂养不足导致的,可尝试增加喂奶次数。

                  

                       如何改善宝宝便秘?

宝宝便秘时,千万不要这么做:

吃香蕉缓解便秘

靠香蕉来治疗便秘,效果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膳食纤维有利于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但是,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并没有多到惊人,反而低于大多数的谷类蔬菜。另外,香蕉的果糖含量虽然高于平均,但仍然不具备通便能力,反而对缓解腹泻有帮助。相反,如果吃的是没有完全熟透的香蕉,因为含有较多的鞣酸,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反而会抑制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可能引起或加重便秘。

吃蜂蜜缓解便秘

蜂蜜在酿造、储存、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差,少量的肉毒杆菌就能导致他们中毒。因此至少要1岁后,才能少量逐步让宝宝尝试吃蜂蜜。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3 )
|2542_1215
2020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更多育儿知识可私信了解详情
|2542_1215
2020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奶粉喂养的宝宝可调整配方奶粉的冲泡

奶粉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便秘,有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给宝宝冲泡的奶粉没有按照说明书冲泡,泡得太浓了也会引起宝宝便秘。如果按照比例冲调奶粉一直没有改善,要考虑换奶粉。

合理饮食或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

         因为孩子肠道相对成人来讲是长的,也就是常说的直肠子,肠道的蠕动需要食物的刺激,才会增加蠕动。当然吃得比较少的孩子,肠道就蠕动的慢,蠕动的慢大便在肠道里存留的时间就长,水分就会被吸收的更干。所以越是吃得少的孩子,大便就越容易干,乃至于成球。

         除了保证水分摄入以外,4~6个月以后,在孩子不过敏的前提下,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在粥中加入适量切碎的青菜叶、菠菜叶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又或者能促进排泄的水果,帮助宝宝排便。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有时孩子吃得太多,热量太高,也是会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这时要节制饮食,让肠道有一个相对休息的状态。

      

平时应该多运动

        运动量不够也会导致排便不畅,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肠胃的蠕动,缓解便秘。所以小宝宝多鼓励爬坐翻走,大孩子就要多加入一些户外运动了。平时还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腹部按摩。从右腹部开始至左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手法要轻柔,每次5-10分钟,每天一到两次。也可给孩子做操,增加活动量。

正确用药

       很多人认为,遇上便秘,孕妇和孩子都不能用药,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可以有效帮助缓解便秘。如果经过饮食和生活调整,便秘还得不到缓解,应该就医查找便秘的原因。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后,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药物治疗。
|2542_1215
2020年3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3⃣ 喝果汁、菜汁、酸奶缓解便秘

       许多妈妈习惯给宝宝喝果汁和菜水,但其实这些东西对宝宝有害无利。母乳喂养的宝宝反而因为果汁菜水的味道比较浓,偏爱有味道的食物,不利于宝宝的母乳喂养。另外,宝宝还有可能因为习惯喝果汁和菜汁,而不喜欢喝白开水,不利于以后的喂养。

       酸奶里含有一定比例的活菌,有利于活跃肠道菌群。但要注意,酸奶里的牛奶蛋白可能引起宝宝过敏,较小的宝宝不适合喝酸奶。

4⃣ 补充益生菌治疗便秘

       益生菌是一种活的、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微生物,但并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想用就用,以免形成依赖症。另外,益生菌更适合在肠道功能紊乱时使用,如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下。相比益生菌,缓解宝宝便秘情况,更推荐选择益生元,它能帮助肠道内的有益细菌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

5⃣ 长期用开塞露治疗便秘

       小宝宝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用药后很容易出现腹泻,便秘腹泻老是交替出现,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同时,长期使用开塞露给宝宝通便,还容易使宝宝对药物产生依赖,不利于宝宝的自主排便。

6⃣ 用手指抠

       有的妈妈直接用手给宝宝抠大便,这样极易损伤宝宝脆弱的直肠粘膜及稚嫩的肛周皮肤,容易造成感染、出血等更为严重的问题。用手帮宝宝抠大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宝宝便秘的问题的,有时候甚至会因此弄巧成拙。

要改善宝宝便秘现象,可以尝试:

母乳妈妈可尝试调整饮食

      便秘跟母亲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孩子在喂奶的时候就便秘,但是便秘的表现是好几天不排便,但是排出来的是粘马桶的糊状的便,是因为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的母乳,比如挤出来,放在冰箱里沉淀一会,会发现上面漂浮着大量的油脂,油脂在肠道里就像胶水一样黏住肠道,不利于肠道的蠕动。中医来讲就是湿气重。所以母乳喂养的母亲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脂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