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她是行走的知识分子穿衣指南,今天,仍然有时尚博主在模仿
毛豆眉豆2016
· 来自广州市
2020年4月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金樽谁与共,转发请注明。谢谢。
真正的潮流,是无法归类于某一种风格,是在流行之外,保持冷静的自我标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建筑学家、文学家、诗人的林徽因,出生名门,家学渊源,十六岁随父游历欧洲,后赴美攻读建筑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她本人,就是行走的知识分子穿衣指南,若评选民国女知识分子的着装,她排名第二,应该无人敢排第一。




林徽因的身材瘦长,五官清秀,她对中式服装驾轻就熟,连自己的婚纱,都是自己亲手设计,穿中式服装的林徽因,呈现中国山水画式的婉约之美。但在那个年代,女人都穿旗袍,穿旗袍的才女,杨绛、凌叔华、冰心、苏雪林比比皆是,她的个人特色到底在哪儿?以下就为你详细解读。
中西合璧,打造自己的独特标签。







与其他女学者不同,林徽因在思想和着装上,呈现中西合璧式的统一。民国时,很多人穿洋装,包括跟她同时期留学的名作家、名人,但整体上,都没有她们穿中式服装,得体妥帖。究其原因,而林徽因仅将西式服装做工具,与她一贯的中式审美相结合,即使她一直留着中式盘发,也不会有任何不协调,因为她的配饰、胸针无一不在表达中式审美。




注重细节,不媚不艳不寡淡。
林徽因其中一张最有名的代表照片之一(下图所示),乍看普通,细看又暗含独特心思,一件普通白色偏襟上衫,配过膝黑色长裙,今天,你仍然可以在香港和澳门的街头,看到这样的传统女校学生的校服,但是,林徽因这件上衣的袖子处,别出心裁,加了一小段蕾丝。




钟爱帽子、围巾等饰品,着装没有脂粉气。
有人说,中国女人戴帽子,戴得好看的不多,因为气质、身高、脸型、发型、脖颈等,只要有一处不完美,就难以和谐统一,而在林徽因的照片中,你会发现,她是戴帽子的一顶一的高手,从十几岁出国,到回国后,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渔夫帽、礼帽、华侨帽等等,不同形状的帽子,搭配不同款式的衣服,时髦大气,这种时髦,有别于电影明星式,也有别于名媛式的,是独有的知识分子式的。







除了帽子,围巾也是林徽因最常用的饰品之一,长袖旗袍配长围巾、三角巾,上衣下裤配三角巾,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中国女人,穿旗袍、裙子居多,穿裤装的很少,林徽因将纯色上衣,搭配黑色哈伦裤,在脖子上系花色方巾,

直到今天,你仍能看到很多时尚博主,推荐这种搭配小技巧,可是,要知道,那可是在八十多年前啊。







美而自知,善于营造氛围。
有段时间,林徽因在山中静养,夜晚时分,她喜欢穿白睡袍,焚一炷香,在花瓶里放上鲜花,在小屋低眉写诗,屋内窗明几净,从屋外看,这一幕可入诗入画。对此,林徽因也颇为自得,文艺女神也有自恋的时候,她对丈夫梁思成戏谑道:“看到我这样子,任何男人都会晕倒吧。”梁思成则故意气她:“我就没有晕倒。”其实,后来,大量出自梁思成之手的照片,都说明了,梁思成不仅能欣赏她的美,他可能比任何人,更理解林徽因的精神世界。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非常可惜,林徽因写了很多诗歌、散文,写了很多建筑学论文,设计了东北大学的校徽,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却唯独没见她谈论服饰美学,如果有,那一定会洛阳纸贵。真正有才华的人,可以专治各种不服,即使身着裘皮大衣,戴貂皮帽,你看到的不是煊赫、夺目、富贵逼人,只是得体、妥帖,恰到好处。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2 )
毛豆眉豆2016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谢谢你路过留下脚印,昨天是林徽因的忌日,特此纪念。
annkennylin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路过~~~留下脚印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