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为宝宝准备的辅食,宝宝却不好好吃,不是想看电视就是手拿玩具,甚至需要追着宝宝喂饭……为何宝宝吃饭那么难呢?其实就出在“喂饭”上面,宝宝只需张嘴就好,手、眼、脑甚至腿都闲着,当然要给自己找点儿事干啦!所以从小给宝宝准备一把专属的餐椅,培养宝宝自己吃饭就很重要。今天后妈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鹅弟亲测过的餐具。
勺子篇:
宝宝从4-6个月开始接触辅食,后妈首推贝亲这款哺喂勺组,鹅弟鹅妹初加辅食期间这款勺组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产品特点:首先采用柔软高级的硅胶材质制造,保护出牙期宝宝牙龈牙齿;独特的挡板设计,一款喂汤汁、一款喂糊状,口径大小对新加辅食宝宝也特别适合;加长手柄,方便家长取食操作。除了吃胡萝卜等食物容易着色影响美观外,没有其他缺点啦!
第二阶段宝宝开始尝试自己使用餐具吃饭,有经验的宝妈都知道宝宝在使用前都习惯用手抓握食物入口的,因此最接近宝宝手拿的餐具更符合宝宝的习惯哦,后妈选择了KJC edison这款学习餐勺套装作为鹅弟独自使用餐具吃饭的第一组餐具。
产品特点:歪头设计和较短的勺身,让宝宝抓起勺子后勺的位置更接近自己的小拳头,更容易找准位置把食物放入口中;叉子设有锯齿形状,能更好的起到防滑作用。套装配有收纳盒,外出携带方便、卫生。
第三阶段宝宝正处于冒牙期,宝宝控制口腔咬合的能力也不成熟,食物送进嘴边时很容易咬到勺子。后妈选择了硅胶材质辅食勺来保护宝宝的口腔。
产品特点:圆润防滑的手柄方便宝宝抓握;深度适中的勺头更适合宝宝自主进食;全硅胶包裹设计,材质柔软,呵护宝宝稚嫩的口腔。
作为勺子的最后一阶段,宝宝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咬合的力度了,后妈选择了比较结实耐用的不锈钢材质勺组。
产品特点:不锈钢材质耐腐蚀、耐高温、易清洁;勺子口径适合3岁左右宝宝的口腔大小,叉子锯齿状设计防止食材滑落。产品设计简单大气,手把凹凸设计适合宝宝抓握。
为了能早日让鹅弟掌握中国博大精深的筷子文化,后妈从1年前就给鹅弟准备了各式练习筷,相比勺子,对于筷子后妈也是在探索中成长的,下面聊聊那些鹅弟亲测过的练习筷吧!
筷子篇:
入手的第一款练习筷是这套赛车总动员3模型矫正筷,鹅弟看上了餐具盒造型自己选的,后妈经常给鹅弟用开水烫餐具,不锈钢材质比较稳定,就火速下单了。
产品特点:两根筷子由卡通头连接,只能左右移动,比全方位移动的要好掌握;这款练习筷有一个硅胶指环,可避免吃饭过程中餐具滑落;组合套装外出方便携带。
鹅弟亲测:适合大点的宝宝使用,当时鹅弟2岁,无法hold住这款练习筷,套装勺子的利用率更高。
当时鹅弟特别沉迷托马斯,后妈就给他买了这款THOMAS&FRIENDS 托马斯&朋友3D造型学习筷。这款筷子采用的是食品级ABS材质。
产品特点:两根筷子由托马斯造型头连接,一边固定,一边可以左右移动;并配有三个可调节方位的硅胶指环,初学者使用简单易上手;并配有防水布材质收纳袋,外出携带方便卫生。
鹅弟亲测:虽然筷子头做了防滑处理,但是塑料材质还是偏滑,形状规整的夹起来比较容易,面食类本身光滑的食材夹起来不是很容易。还有一点是这款筷子的三个可调节指环,很容易变换位置,所以每次都需要家长给还原初始位置才能很好使用,也是比较麻烦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