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原因以及如何护理
纯然如心
3岁以上 · 来自台州市
2020年4月
黄疸,它本身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代谢状态。而有些宝宝出生后,可能因为某些因素,特别突出一些,尤其是病理因素造成的。


我们这里主要讲生理性的黄疸,病理性的,比如溶血,胆道问题等会比较复杂。不过有部分原本是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因为没有正确的干预和处理,导致黄疸一直没有下降,而肝脏的负荷时间过长,引起肝脏的损伤,也有可能导致病理性的黄疸。


新生儿是怎么出现黄疸的?概括了下儿科学上的话。


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或者其它器官黄染,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可是为什么只有部分新生儿黄疸问题特别突出,需要干预呢?


我们来看一下那些发生黄疸的新生儿的原因。


造成新生儿黄疸发生有一些生理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多:

首先它是一个生理性的正常现象。健康婴儿出生的时候红细胞数量较多,不过它们会正常分解。

儿科学上有这么一句话:胎儿血养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升高。过多红细胞破坏。

我想是因为胎儿出生前,生长在妈妈的子宫内,由于子宫是个低氧的环境,为了增加胎儿子宫低氧环境中的血液携氧量,身体会很智慧的增多红细胞的数量!

但是宝宝出生后,脱离子宫低氧的环境,开始通过肺部呼吸,进入正常的氧环境,空气中氧气突然增加,大量的红细胞变得多余,无用武之地,那么这些多余的红细胞就会衰败、破裂引起黄疸的物质,就是胆红素!

一般来说,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出生3天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胆红素一般不会超过12,早产儿一般会持续2—3周我们正常人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但是胎儿的红细胞寿命是70—100天,所以产生胆红素的量也会比较多!


二:肝脏功能尚未健全
新生儿每日产生胆红素的数量大约是成人的2倍,因此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压力也比成人要大!
在肝脏功能相对正常的情况下,肝脏会把血液中的胆红素经过胆汁,通过胆道系统排入肠腔,肠道再通过排便将一部分胆红素排出体外,一部分进入肝肠循环。
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健全,再加上代谢胆红素的负荷过大,一旦不能排出足够多的胆红素,那么就会造成胆红素的产生量大于排出量,血液中的胆红素就会集结,引起黄疸。
我们会发现现在发生黄疸问题的新生儿是不是比以前要多呢?我们来看第三个原因.


三.细胞膜的保护不够

这和母亲在孕期的营养摄入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针对细胞膜的建设和保护这个方面,支持力度远远不够!我们说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破坏的红细胞。也就是说跟红细胞被过多破坏有关。

什么原因引起红细胞过多破坏呢?

身体的里里外外都由一层膜保护,也包括我们的细胞。无论是我们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呼吸道的粘膜,血管膜,细胞膜等等膜组织都对身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它们的构成材料主要就是脂类。

一旦膜被破坏,新的膜的生长,需要优质蛋白质和卵磷脂、胆固醇,来共同建造新的膜组织,对于粘膜,细胞膜、组织膜、器官的膜都是如此。

当婴儿出生的时候,会立刻接触到大量的氧气,此时,体内维生素E含量如果过低,细胞膜会因为缺乏优质脂肪、缺乏维生素E的保护,导致红细胞未老先衰,过早的开始衰败和破裂,引起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造成黄疸。

也就是说红细胞未老先衰,过多被破坏跟它的细胞膜没有很好的受到保护有关。

0个字符 评论
按热度
评论 ( 4 )
纯然如心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身体的问题是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如同多米诺骨牌,因为身体是整体协调运作的。


当孩子出生,因为缺乏维生素E,红细胞遭到大量的破坏,不仅会引起黄疸,还会引发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早产儿更容易发生。贫血又会引发缺血缺氧,而因为贫血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又有可能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导致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等。除了贫血以外,另外产前,产时和产后由某些原因引起的窒息,出生后肺部疾病,心脏病,大量失血,也都会导致机体供血供氧不足,而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所以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整体的思维,不单单看到一个问题,问题背后也会有一系列的联系。
纯然如心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总体来说,就是通过维生素E来从源头减少红细胞的损伤破裂造成胆红素过多从而引发黄疸现象。已经发生黄疸现象的,从保护细胞膜减少胆红素产生,促进排泄,以及保护肝脏等手段。


按照以上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到黄疸的宝宝。以上思路不仅仅适用于生理性黄疸,对于病理性黄疸也会有帮助。
纯然如心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在了解了一些引发因素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预防。


怎么预防呢?

因为黄疸是红细胞衰老破坏后产生的。所以在怀孕过程中以及在产前要适当的去补充维生素E和含有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植物种子,坚果,小麦胚芽粉等。维生素E充足,增强了红细胞的细胞保护膜,可以避免宝宝出生后黄疸的发生。


如何缓解治疗:

第一:胆红素会经过肠道排出,而且人体排出胆红素的途径也只有肠道,所以增加母乳的次数,让孩子多吃多排便,这样就可以减少体内胆红素的水平,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


第二:增加维生素E


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维生素,溶于脂肪,通过淋巴组织输送,在膜组织的保护上,起抗氧化作用。


增加维生素E,可以用来保护细胞膜不被快速氧化,不是不氧化,而是减慢氧化的速度,这样红细胞就会慢慢破裂,胆红素也会慢慢释放进入血液


这样,胆红素的的产生和排出,基本会维持一个很好的平衡,血液中的胆红素也不会增多,黄疸值自然也就会下降


它的作用,是防止膜遭到破坏,但是已经被破坏或者因材料缺乏,而老化的膜,维生素E不具备修复作用,因为它不是膜的材料,而是保护材料。


第三,增加儿童益生菌,因为有些孩子出生后 肠道菌群建立不全,或者肠道发育不成熟,影响孩子排便,如果排便效果不好或者次数不多,那么肠道就有充分的时间来吸收胆红素,而不是将其排出体外!


所以益生菌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肠道环境,提升肠道免疫细胞的活性,同时帮助宝宝更顺利的排便,以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


第五,对于肝脏负担较大,长时间黄疸值还没有下降的宝宝来说,有必要增加VC和VB,来协助肝脏解毒,减轻肝脏的负担,帮助肝脏顺利的代谢胆红素!


第六,母乳性黄疸,源头在于妈妈本身,不一定停掉母乳,可以通过改善妈妈自身的状态。
纯然如心
2020年4月
举报 回复(0) 点赞(0)
第四

另外新生儿肠道蠕动能力弱,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如果不能及时将含有红细胞较多胆红素的胎便排出,就会造成胆红素重吸收。


5.另外一个黄疸的原因可能由于母亲生孩子的过程当中 为了能让孩子生下来 ,可能用了一些药物 引起了一些肝脏的反应 变化 导致胆汁的排放出现一些障碍 ,胆汁反流到血液当中 然后破坏了红细胞所引起的 ,这种情况需要更专业的支持。



第六

母乳性黄疸,低血白蛋白水平、窒息、酸中毒、感染、早产、低血糖等因素。


红细胞破裂造成的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性的,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当和白蛋白结合后一般无毒,不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所以病理性黄疸的孩子往往会有这条治疗措施,给于白蛋白的支持。


再说一下光疗,是为了使得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光照变成水溶性的,从而能不经过肝脏处理,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不过它主要是作用在皮肤浅层,所以有些宝宝即使照射了蓝光也还会反复。而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