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宝宝大脑发育、免疫系统完善的必备物质。无论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维生素、矿物质都需要摄入充足。但不同月龄段宝宝的胃容量不一样,发育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如何吃是有窍门的。本文就针对关键时间段所需的营养素来一次性讲清。
1.先学会判断宝宝的营养状况。
身高和体重能直接反映宝宝营养状况,家长们应该学会看“体重别年龄”和“身高别年龄”的生长发育曲线图,将自家宝宝身高体重对号入座,只要不低于5条线中的最下方那条线,从医学角度讲还算正常范围内,当然了,位置靠下时就需要考虑一下宝宝的营养状况了。
除了生长曲线,日常饮食习惯也可以判断宝宝的营养状况,家长们可以对照下[1],看宝宝是否吃的够:
添加辅食后,由于喂养模式、方法和食物的快速变化,7~24月龄的宝宝是生长发育迟缓的高发期[2],因此家长们应当注意密切观察宝宝的饮食状况和身高体重。
2.各年龄段宝宝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侧重点?
吃得多并不代表吃的有营养,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如果吃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就没有多余的空间留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它营养素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六大类,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每个阶段又有所侧重:
比如DHA,是大脑、神经组织、视网膜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从胎儿阶段就需要,对胎儿以及婴幼儿的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而胎儿和婴幼儿的DHA来源非常依赖于孕期和哺乳期妈妈的摄入,宝宝添加辅食后也应当多吃金枪鱼、三文鱼等DHA含量较丰富的深海鱼类。
如果孕产妇和婴幼儿膳食摄入不足,可选择DHA补充剂,建议选择藻油DHA,不仅吸收率高,EPA含量低,还避免了鱼油DHA的鱼腥味和海洋污染风险。如果是添加了ARA+ALA的复合DHA藻油,补充效果会更好。
再比如维生素AD。目前数据显示维生素A、D缺乏在中国儿童中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建议宝宝出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AD制剂,并建议AD同补持续到6岁,这对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意义重大。选择补充剂时,要注意选择大品牌、好口碑的,也要注意维生素AD的含量、配比和产品包装,一般来说宝宝每日应摄入维生素A1500-2000IU,维生素D400-800IU;维生素A和D配比为3:1较为科学;采用独立避光包装的产品能够避免维生素AD氧化失效,最大限度的保证维生素AD的活性和作用。
宝宝也很容易缺铁,妈妈应该从孕期就注重补铁;宝宝出生后也要分情况预防性补充铁剂,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2周后开始预防性补铁,剂量为每天2-4mg/kg元素铁 ,直至1周岁。母乳喂养的足月儿,从4个月开始补充铁剂,剂量为每天 1-2mg/kg元素铁,直至他能够摄入足量富含铁的辅食。未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后改为混合部分喂养或不能母乳喂养的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3]。辅食添加期,第一口食物应该是高铁米粉,还可以多吃红肉、肝泥、动物血等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的食物。铁剂的选择方面,需考虑宝宝对味道的偏好以及补充效果,建议选择口味好、吸收好、对胃肠刺激小的第三代有机铁——右旋糖酐铁的铁制剂。
钙也是很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骨骼、牙齿的生长离不开钙,所以需要保证宝宝每天奶量充足,上文有提到各月龄段宝宝的奶量范围,家长们赶紧自查一下。如果奶量不足,则可以适当补充钙制剂,虽然碳酸钙含钙量最高,但是吸收率偏低。而经过泡腾技术处理的碳酸钙颗粒能生成更易吸收的有机钙——柠檬酸苹果酸钙(CCM)。它的吸收不依赖胃酸,具备不便秘、不腹胀以及口味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儿童服用。
看到这里,家长们知道如何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以及如何给宝宝补充营养素了吧~小宝宝生长发育迅猛,只有足量的营养素才能支撑他长高、强壮、变聪明,家长们千万要重视起来,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做好营养支持!
[1]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4)392-417.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2.4.245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41):3246-3256.